传统企业|以“数”为媒赋能传统行业 贵州数字化变革正当时( 二 )


传统乡村的数字化嬗变
在城市中 , 网约车已经司空见惯 。 但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 , 贵州的山路总是崎岖不平 , 加之山高坡陡、村寨分散 , 不少农村地区常常出现“路通无车跑 , 人等车不来”的窘况 。
这背后 , 是农村运力和需求信息的不对称 。 于是 , 一款名叫“通村村”的软件在贵州应运而生 。 从此 , 借助大数据 , 山区的老百姓随时随地指尖轻点 , 就能呼叫“农村版滴滴” 。
【传统企业|以“数”为媒赋能传统行业 贵州数字化变革正当时】如今 , “通村村”平台在贵州省88个县建有运营调度中心 , 整合车辆超过6万辆 , 累计服务上千万人 。 因为有了大数据 , 山区老百姓“出行难”的民生痛点 , 就这样被轻易破解了 。
贵州通村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永安希望下一步能够将“通村村”平台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 打通乡村内循环 , 联结城乡大市场 , 更好地满足山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大数据不因为群山的阻隔而止步 。 它足以穿越莽莽群山 , 打破城乡鸿沟 。 而邂逅大数据的贵州传统乡村 , 正发生着美丽的嬗变 。 嬗变背后 , 是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
今年5月17日 , 贵州省织金县人民医院接收了一名急危重症患者 , 患者经远程医疗会诊及时转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 迅速转危为安 , 并在针对性规范治疗3天后康复出院 。 这名患者无疑是贵州远程医疗的受益者 。
近年来 , 贵州依托大数据优势 , 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 将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平台延伸到每一个乡镇 , 让1400万生活在偏远山区的老百姓 , 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大病、治急病 。
“云诊疗”“远程查房”……透过两块智慧屏幕 , 基层医生可以直接和上级医疗专家对话 , 帮助患者“云就医” 。 贵州以“数”为媒 , 将大数据融入大健康 , 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让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城乡互联”和“全民共享” 。
数字化颠覆传统矿产勘查模式
我国是锰矿石和锰系材料的消费大国 , 每年有70%的锰矿需要从国外进口 , 锰资源十分紧缺 。 过去 , 贵州找矿沿用的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沉积型锰矿找矿理论 。
从2005年起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贵州省地矿局)以周琦为首的103地质队找矿团队 , 立足贵州锰矿成矿条件 , 在大量野外考察、勘查的基础上提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锰”成矿理论 。 依据这一新理论 , 贵州在铜仁探明普觉、高地、道坨和桃子坪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 实现我国锰矿地质找矿有史以来的最大突破 。
贵州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锰资源基地 , 锰矿石资源储量跃居亚洲第一 , 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锰矿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
不过 , 在传统的矿产勘查中 , 地质填图、钻孔编录、计算制图等 , 无一不是靠纸质记录 。 繁琐、低效成为制约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瓶颈 。
从2016年起 , 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和贵州省科技厅的支持下 , 贵州省地矿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冲龙教授团队合作 , 为传统的固体矿产勘查作业带来了一场新变革 , 探路中国矿产勘查数字化转型 。
“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固体矿产数字勘查 , 实现了矿产勘查从普查到详查、勘探全过程数字化 。 ”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说 , 过去野外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数据采集较为落后 , 都是人工野外作业 , 并采用手工整理和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