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火星核的地震学探测

Science:火星核的地震学探测
导言:2018年11月26日 , 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赤道附近 。 本次探测任务的最大亮点是在火星表面布设了首台火震仪SEIS , 开启了人类对火星内部结构直接探测的新篇章 。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 , SEIS记录到了数百次有效火震信号 , 其中震级2-4级的火震事件近50次 。 经过国际多个科研团队的通力合作 , 今年7月23日Science连续刊发了三篇文章(Khanetal.,2021;Knapmeyer-Endrunetal.,2021;Stahleretal.,2021) , 逐一揭秘火星壳、火星幔和火星核的神秘面纱 , 人们终于第一次“看到”包括火核在内的火星内部结构 , 对火星内部的物质组成也有了新的认识 。 该系列成果的发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
类地行星核处于行星内部的最深处 , 是深空探测领域最为神秘的区域;同时也是类地行星能量的策源地 , 不仅蕴含着类地行星早期演化的重要线索 , 也可以通过液态铁合金的对流产生磁场 , 对行星表面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Stevenson,2001;Stevenson,2008) 。 作为一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 , 火星的磁场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 , 一直到35亿年左右逐渐消亡(Mittelholzetal.,2020) , 而这与火星早期可能存在生命密切相关(Thomas-Keprtaetal.,2001) 。 火星磁场如何产生 , 又如何消亡?火星是否曾经有过宜居环境?要回答这些重要科学问题 ,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火星核的结构、物质组成与动力学的深入认识 。
在“火星核的地震学探测”一文中 , Stahler等通过对6个高信噪比火震事件波形记录的分析 , 成功提取出火星核上的反射地震波 , 确凿无疑给出火核存在的证据 , 并对火星液态外核半径和密度给出了迄今最为准确的约束 。
研究工作的数据基础在于核幔边界反射的ScS震相的确认和拾取 。 ScS波是一种横波 , 无法在液体中传播 , 当遇到液态的火星核时 , 核幔边界就像偏振滤波器一样 , 将水平向振动的入射S波向上反射 , 被布设在表面的SEIS火震仪记录到 。 由于数据的稀缺和珍贵性 , 作者们利用多种方法交叉验证了ScS震相 。 图1展示了一次高质量火震事件的波形记录 , 在初至到来后的~350s左右存在一个能量团 , 对应着ScS地震波的到来 。 借助于Khanetal.(2021)提供的火幔速度模型 , 他们把火星核的半径约束在1770-1890km的范围 。
Stahleretal.(2021)进一步采用地震学建模、地球物理建模和地球动力学建模三种方法 , 对拾取的多种体波到时(包括ScS、P、S及PP、SS、PPP和SSS等)进行反演 , 得到了火星幔和火星核的纵波、横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剖面(图2A) 。 由于后两种方法利用了矿物物理数据 , 其反演结果不仅具有明显更小的不确定度(图2A和图2B) , 而且还能对火星核的密度进行约束(图2C) 。 结合三种建模方法结果 , 并参考火星重力和卫星轨道测量数据 , 作者给出火星核的尺寸为1830±40km , 火星核的密度为5.7-6.3g/cm3(图2C) 。
Science:火星核的地震学探测
文章图片
图1火核反射的ScS波信号处理和拾取过程(Stahleretal.,2021) 。 (A)火震S0173a的波形记录和叠加后的包络线;(B)6个事件对应的极化滤波后的能谱图 , 蓝色和绿色三角分别指代利用文中的方法预测和最终拾取的ScS到时;(C)对5000种模型计算得到的ScS震相能量分布;(D)对多种模型预测的ScS到时和观测到时的差值
Science:火星核的地震学探测
文章图片
图2火星幔和火星核结构(Stahleretal.,2021) 。 (A)反演得到的火星P波、S波速度结构;(B)计算和观测到的体波走时残差;(C)火核性质 , 包括和火核半径和密度分布 , 图中还给出火核中轻元素(如S , O、H和C)不同占比情况下的核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