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天然橡胶标准化抚育示范基地|“科创中国”:为企业创新解难题(科技视点)( 二 )


湖南花垣县石栏镇猫儿坡村 , 数千亩湘西黄金茶依山势铺开 。 花垣县五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园里 , “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的红色标牌非常显眼 。 今年6月 , 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 。
“可以种一些三叶草 , 以草除草 , 不仅节省人力成本 , 还可以增加土地肥力……”说话的是宋宝安院士 , 茶农听得入迷 , 并不时向他请教 。 作为科协年会活动的一部分 ,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柏连阳为代表的10多名农业专家学者 , 正在为当地茶叶种植把脉问诊 。
“茶园里用来诱虫、杀虫的黄板 , 是一种落后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 黄板挥发出来的化学物质 , 对茶叶品质危害极大 。 ”柏连阳院士告诉茶农 , 病虫害的防控 , 要搞清楚最主要的病虫害 , 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 。 听完专家们的现场教学 , 茶农感叹:大专家果真不一样!
“科创中国”启动以来 , 科协年会更加注重集聚专家资源 , 服务地方产业创新 。 在山东青岛 , 工业互联网创新企业与顶尖专家深入互动;在黑龙江 , 院士专家走到田间地头 , 为秸秆综合利用建言支招 。
2019年10月 , 由中国科协与浙江省政府共同打造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落户温州 。 两年多来 , 该活动不仅成为青年科学家的交流平台 , 也是温州创新创业发展的窗口 。
“峰会不只是开会时热闹一阵 , 办活动是载体 , 引才引智是手段 , 让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才是目标 。 ”温州市科协工作人员介绍 , 借助峰会平台 , 抓住全国各领域的技术专家、青年才俊汇聚温州的机会 , 当地开展了多场务实的产业对接活动 。 2020年峰会期间 , 约5000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峰会各项活动 , 电气、鞋革、汽车零部件、泵阀、塑编等本土特色行业企业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10多家国家级学会对接 , 开展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50多项 。
包括峰会在内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 让温州正逐步成为浙南地区的创新高地 。 “过去 , 说起温州 , 很多人的印象是商业城市;现在 , 这座城市的创新属性越来越强 , 当地企业也有兴趣投资硬科技项目了 。 ”温州市科协工作人员表示 。
学会送服务
顶尖专家深入工厂车间 , 问诊把脉出良方
大连工业大学教授郑来久是纺织领域的权威 。 针对纺织印染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环境等隐患 , 他带领团队长年攻关 , 开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 。 与传统水介质染色相比 , 该技术路线全过程无水消耗 , 无须漂洗和烘干 , 为纺织印染清洁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
2020年3月 , 中国科协所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牵头成立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 , 郑来久团队应邀加入 。 2021年 , 科技服务团来到“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泉州 , 通过深入生产一线考察 , 当地纺织企业看中郑来久团队的技术 , 团队也需要在应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 两者一拍即合 , 随即交流合作事宜 。 经过协商 , 郑来久团队与泉州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携手 , 为当地纺织产业开展成果转化技术服务 。
优质科技资源难以下沉到产业一线 , 是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堵点之一 。 针对这个老大难 , 由院士挂帅 , “科创中国”成立了140余个科技服务团 , 每年组织上万名科技工作者走进工厂车间 , 为企业创新问诊把脉 。
2021年 , 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组织200多人次开展实地调研 , 足迹遍布江西九江、福建泉州、江苏常州等地的纺织类产业 。 其间 , 科技服务团挖掘企业有效技术需求约200项 , 并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 , 与专家有针对性对接 。 应纺织企业需求 , 经过充分评估论证 ,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还新成立了10个技术研发中心 , 搭建起长效服务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