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短视频&直播内容更受欢迎,这是我的洞察结论( 三 )


首先 , 帮助内容创作者更好的理解当下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特点 。
往深了说 , 这其实是内容媒介 , 发展到这个阶段的特点 。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 , 当下流行这样的内容形式和平台 , 就催生了粗糙感内容的出现 。
在这个层面有了理解 , 才能解释你在抖音快手里看到的各种爆火的案例 , 对现象有了解释的能力 。
其次 , 在短视频和直播创作时 , 可以借鉴「粗糙感」 。
有朋友说:既然你说粗糙感更好 , 那我就把内容做得更糙 , 或者画面搞得很糊 , 是不是数据就更好了?
这就不仅是理解能力的问题 , 而是智商的问题 。
这里说的「粗糙感」 , 不是「粗糙」 。 虽然差了一个字 , 但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
下面是我总结的 , 带来粗糙感的几种方法:
1)瑕疵
不追求完美 , 瑕疵出现在看似随意的场景下 , 因为真实的东西都没那么完美 。
尤其在直播中 , 比如直播带货翻车 , 主播马上决定不卖这款产品 , 反而就增加了用户对自己的信任度 。
什么样的短视频&直播内容更受欢迎,这是我的洞察结论
文章图片
这种「瑕疵」有很多 , 比如东西坏了、人摔倒了、直播没准备好就入镜、观众或工作人员干扰、挂车价格写错了等等 。
2)动
精致的电视节目 , 绝对不能接受的就是镜头晃动 , 或者人出镜 , 讲的是镜头和人的位置关系 。
短视频或直播就不一样了 , 看到过很多户外直播或者边走边录 , 给人感觉很真实 。
什么样的短视频&直播内容更受欢迎,这是我的洞察结论
文章图片
什么样的短视频&直播内容更受欢迎,这是我的洞察结论
文章图片
上图是我的视频号内容 , 在小区里边走边聊;下图是刚出来的小天同学 , 快手原生户外主播 。
在「动」这个要点里 , 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要么人动 , 要么景动 。
毕竟短视频平台都是刷来刷去的交互形式 , 用户特别缺乏耐心 , 太平静的内容很难吸引注意力 。 动 , 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
3)情绪
情绪表露与否 , 就决定了距离的远近 。
央视新闻的播音员虽然专业 , 但在播报新闻的时候 , 不能有情绪表露 , 所以给人感觉有点高冷 , 有距离感 。
还是这些播音员 , 到了抖音直播间 , 就能嘻哈打闹 , 彼此之间开着玩笑 , 聊着黑料 , 马上距离感就没了 。
这就是情绪 , 对信任度的影响 。
曾经我在视频号公域里刷到一个直播间 , 当时那个女孩在哭 , 我就停下来看 , 会发生什么事情 。
持续看了3分钟 , 场观从从3千涨到了5万 , 在这个过程中她几乎啥也没说 。
当然这不是好案例 , 也不是好内容 。 只想表达 , 把情绪外露就会吸引观众驻足 , 而且卸下防备的状态也更容易产生信任 。
情绪有很多类型 , 开心、生气、伤心、急躁、害羞等 。
试着拿出一点真实的情绪 , 和用户之间的举例就会缩短一点 。
以上三点 , 就是在内容创作 , 或者内容平台运营者可以关注的 。 不是为了指导大家去这么做内容 , 而是为了把我的观点表达的更透 。
最后 , 我为什么琢磨这个主题?
短视频&直播称霸的这些年 , 又把媒介形态往前推了一小步 。 但这一小步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在于极其彻底的渗透率 。
在此之前 , 能达到如此高渗透的还是电视 。
但短视频&直播比电视更便捷和碎片化 , 更重要的是这类内容是为了迎合用户 , 而不是传统媒体的权威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