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以“光”筑梦 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冲向万亿( 二 )


“全球每3部智能手机 , 就有1部用到黄石产电路板;全球排名前10位的显示品牌 , 有6家用到黄石产电路板 。 ”黄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 以印制电路板产业为媒 , 激光、新型显示、电子终端等企业纷至沓来 。
2021年年底 , 黄石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署了合作协议 , 筹划共建武汉东湖(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园 , 承接光谷溢出的科创、产业资源 。 近3年 , 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保持50%的增速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3年里实现了倍增 。
走进孝感高新区激光产业园武汉领创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可见车间内一台台激光切割设备有序摆放 。 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激光切管机 , 不到30秒 , 一个用钢管切割成型的“冰墩墩”就呈现在眼前 , 外形惟妙惟肖 。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孝感十大重点产业之一 。 2021年 , 孝感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1家 。 如今 , 激光产业园蓄势待发 , 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 。
“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 , 引导产业创新策源 , 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 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贡献湖北科技力量 。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表示 。
英才汇聚筑牢发展基石
光谷光电产业创新的秘诀 , 在于光谷三十年如一日地扮演创新组织者的角色 。
科研梦如何变成实际的产业?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尹周平成功研制了新型显示喷墨装备 , 解决了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受限难题 。 可是 , 他要将成果在光谷落地 , 所面临的最难最紧迫的问题 , 就是没有可用的应用场景 。 为此 , 光谷投入1.2亿元 , 为尹周平教授找场景、资金、平台、团队 , 并建设了厂房 。 如今 , 该成果已经顺利完成转化 。
这就是科研梦变成实际产业的光谷答案:“一切努力只为让人才舒适” 。 光谷创造了“双创载体+人才支撑+成果转化+金融保障+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 形成了热带雨林式的创新服务生态 。
人才是第一资源 , 更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之根 。
鲁国庆介绍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全球视野引英才 , 整合了大量优秀企业资产、工艺和人才 , 并快速形成了跨地域技术平台 。
同时 , 该集团每年安排15%以上的科研和市场人员进行双向交流 , “基于市场驱动的科研开发”逐步成为广大研发人员的行为准则 , 该集团以市场导向 , 着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
“要加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 。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徐红星表示 , 要孵化和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 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光谷建设 。
在光谷科创大走廊中心节点、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 , 一个可容纳约4000名高端人才居住的国际社区正在建设当中 。 未来 , 该区将成为集聚国际人才服务的世界光谷国际交往客厅 。
为吸引聚集一流创新人才 , 光谷持续放“大招” 。
从2012年开始 , “3551光谷人才计划”成为东湖高新区的常态性引才政策 。
2021年7月 , 光谷人才计划进入“3.0时代” , 在引才、育才、留才等方面愈发多元化 。 光谷积极推动“鼓励东湖高新区科研人员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模式 , 打破了人才流动的边界和身份属性 , 实现人才和创新资源自由融通 。
同时 , 光谷首创“人才返投”机制 , 设立了光谷合伙人投资引导基金 , 明确将人才因素直接与对子基金返投要求和让利政策相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