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做中国特色的健康食品 ——“素肉”而不是“素食”

关注我们
日前 ,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吴奇在“未来食品高峰论坛”上接受采访时指出 , 百姓所需的真正意义上的“素肉”是可以买回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工成适合自己和家人口味的菜肴 。 实现这一目标 , 需要深入理解动物肉的分子结构和性能 , 方可开发和生产出真正可以替代各种动物肉的不同素肉 ,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
吴奇:做中国特色的健康食品 ——“素肉”而不是“素食”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吴奇
吴奇教授以其在高分子溶液、网络、凝胶、大分子纳米粒子等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 鉴于其对深入理解溶液中大分子链的构想、动力学和相变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吴奇教授分别于1999和2003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
素食VS素肉
“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并不是一件新鲜之事 。 在中国 , 我们已做了上千年 。 ”吴奇介绍说 。
我国的素食历史悠久 。 早在宋代 , 沈括的《梦溪笔谈·辩证一》中 , 就已经有描述面筋的记载——“濯尽柔麪 , 则麪筋乃见 。 ”自古以来 , 中国就有用传统的豆制品制作仿荤菜肴的习惯 。 比如用豆制品“素鸡”制作名菜“红烧素鸡” , 用豆腐皮制作“素烧鹅”“素烧鸭”等 。
“大豆是可以做出素肉的植物 。 ”吴奇在接受采访时引用了一位朋友的话 。 大豆原产于中国 , 它支撑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 。 由于自身营养丰富 , 大豆华丽变身为豆腐、味噌等食品 , 并传播到美洲大陆 。 在很长的时间里 , 大豆甚至是许多中国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 。 后来 , 随着人们对“植物基产品”的追崇 , 大豆也走向了世界 , 被看作是一种更健康的蛋白质来源 。
“要把植物球蛋白‘适当地’延展、取向、排列和交联——如果做不到这点 , 它还只是传统素食 。 ”吴奇表示 , “只有将植物蛋白通过技术手段形成具有与动物肉相似的结构和口感(力学性能)的组织 , 它才能被称之为“肉”!”
营养专家认为 , 我国居民饮食是以油加热为主 , 更多地摄入一些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 但蛋白质往往摄入不足 。
一直以来 , 中国人的饮食都是非常讲究色、香、味俱全的 , 这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涵 。 因为无论什么食材 , 中国人通过炒、煮、炖等烹饪 , 都可以制作成糖醋、麻辣等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 , 但核心问题是要有口感 , 要让植物蛋白制品具有同猪肉和牛肉一样的咀嚼度(粘弹性) , 吃起来弹牙和过瘾 。
吴奇:做中国特色的健康食品 ——“素肉”而不是“素食”
文章图片
吴奇接受访谈
对烹调而言 , 味道问题较易解决 , 口感问题才是难点 。 目前 , 制作素肉的研发主要都是利用挤压成型 。 然而 , 利用挤塑机是无法将球型的大豆蛋白分子拉伸、取向和交联 , 也无法重构成动物肉中的分子结构 。 目前 , 还没有商品化的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结构重组 。
吴院士表示 , 他们团队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出一块块类似猪肉和牛排的产品 , 让消费者自己做成想要的风味 , 同时保持动物肉的口感 。 他还指出 , 只有开发出真正的素肉 , 方可逐步地用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 , 从而保障国民可以摄入足够的优良蛋白质 , 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
注重原始创新
吴奇说 , “我们是先定位市场 , 然后再来研究技术路线 , 满足消费群体 , 消费市场决定了研发目标和技术路线 。 我们的研发目标是解决中国国民的蛋白摄入不足的问题 , 研发中的每一步都必须考虑成本” 。 目前国内做“素食”加工的企业主要是利用浓缩或分离大豆蛋白 , 加工拉丝蛋白和组织蛋白 , 因而成本较高 。 我们需要在理解大豆蛋白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 通过创新的工艺和技术生产出满足我国饮食习惯的“素肉”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