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两亿人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热衷“自闭式社交”背后有三大原因( 二 )


所以 , 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设置就变得非常重要 。
它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与个人生活不被完全暴露于那些不太熟悉的人眼中 , 这个心理距离也是比较安全的 。

为了达到有限的平衡 , “仅三天可见”权限问世 , 其正是这种平衡的调节器 。 设置这种功能的潜台词是:老朋友请忘记三天前的我 , 新朋友请不要尝试通过三天前的我来了解现在的我 。
熟悉的人一直都知道你的动态 , 每天或者几天也会经常私聊 , 不熟悉的人偶尔去翻看你的朋友圈如果被看到一览无余 , 人们还是会感觉到不适应 。 感觉自己的隐私似乎是被偷窥了 。
其实最近这几年 , 无论是微信还是QQ或者是微博等其他社交软件 , 隐私功能一直在被优化 , 产品在不断增强用户的安全感 , 从侧面也证实了人际传播过程中人们对自己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视 。

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是会隐性带给人们很多压力 , 甚至会有很多隐患或者危险的后果 , 国外的研究显示 , 一些有恋童癖的惯犯会在家长、老师的社交平台或者群里潜伏 , 细细揣摩此人的作息时间以及生活动态 , 然后冒充家长的朋友把孩子领走 , 以实施犯罪行为 。
所以在社交平台或者媒体上不宜暴露过多自己的信息 ,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 这也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 。
三、让自己过去的言行被其他人遗忘
大家应该都有过类似体验 , 翻看几年前自己发的动态或者写的日记 , 经常觉得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幼稚至极、不忍直视 。

而删掉这些动态或者信息又有些舍不得 , 毕竟是当年的自己所留下的经历或者回忆 , 也不是单单是被删除就行了 , 只需要保证这些言论或者行为不被别人看到即可 , 自己仍然可以保留这些动态与记录 。
人们将自己的信息披露于互联网之后 , 又期望社会忘掉自己的过去 , 产生的这种相悖的心理反应必定有其特定的原因 。
第一个便是上述的例子里 , 那种对自我认知与概念的革新 , 新的自己不再认同过去自己的一言一行 , 所以希望其他人或者社会将过去自己的言论遗忘 ,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封锁封存起来 。

第二个则是在互联网发言的风险 , 互联网上最常出现的现象便是网络暴力 。
有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矛盾较明显的话题 , 若是贸然发言 , 很可能引起网民的攻击 , 在微博上经常可以网红大V因发表观点过于离谱 , 引起网民民愤 , 到最后是设置“此微博仅自己可见”或“被博主关注者才可评论”等等 。
第三个则是发言有违法违规现象或有撒播谣言 , 虽然可能不至于惊动警察和领导 , 但是大部分情况则是说了一些不符合自身情况或者实际的言论 , 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 。

用虚假的形象或者言论引起他人注意 , 事后忽然醒悟 , 便想将其销毁隐匿 , 毕竟现实中接触过的大家也不是傻子 , 能看得出当事人发的究竟是真的假的 。
【社交|两亿人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热衷“自闭式社交”背后有三大原因】-TheEnd-作者|汤米编辑|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VogelD.L.&WesterS.R.(2003).Toseekhelpornottoseekhelp:Therisksofself-disclosure.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50(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