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北京时间7月16日6时57分|每一次成功发射背后 离不开他们把脉风云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北京时间7月16日6时57分|每一次成功发射背后 离不开他们把脉风云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北京时间7月16日6时57分|每一次成功发射背后 离不开他们把脉风云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北京时间7月16日6时57分|每一次成功发射背后 离不开他们把脉风云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北京时间7月16日6时57分|每一次成功发射背后 离不开他们把脉风云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7月16日6时57分 ,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 成功将四维03/04两颗卫星发射升空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暴雨、雷电……当天 , 天气情况十分复杂 。 保障这一重大任务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室创新团队 , 通过大胆创新、集中攻关 , 首次将研究建立的“相似偏差订正法”气温预报模型应用于试验任务中 , 经受住了复杂天气考验 , 要素预报与实况高度吻合 , 有效支撑了指挥决策 。
成立于1967年、坚守深山的气象室创新团队 , 观雨测天、把脉风云 , 为保障试验任务的顺利进行 , 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奉献青春 。 多年来 , 他们通过不断努力 , 解决了困扰多年气象预报保障的历史性难题 。
7月17日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采访到这些特殊的气象人 。
贺俊文: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在进入气象室之前 , 贺俊文已在艰苦边远的山沟奉献了20多年的青春 。 20多年里 , 他干过通信 , 做过装备 , 负责过计量 , 却唯独没有接触过气象工作 。
2018年7月 , 组织经过仔细考察 , 决定让贺俊文担任气象室负责人 。 虽有多年的工作磨炼 , 但他仍倍感压力:“气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 而自己非气象专业出身 , 跨入这道门槛来管理专业人员 , 没有几分执着劲儿 , 不多下几分功夫 , 怕是轻易拿不下来 。 ”
该中心地处偏远山沟 , 地形复杂 , 气象变化多端 , 雷电暴雨频次多、极寒低温时间长、差异天气突变快 , 沟里沟外十里不同天 , 气象保障要素的临界指标多 , 精准预报是气象室面临的大难题 。 为抓好常态化高强度试验任务气象保障 , 初来乍到的贺俊文扑下身子仔细观察、谦虚请教 , 很快就摸清了其中的“门道” 。
为适应沙尘、雷暴、极寒等极端天气重发频发的形势 , 提高保障水平 , 贺俊文不断攻坚克难 , 大力推进精细化气象预报工作 。 经过多年不断积累、总结和提升 , 该团队形成了一套可靠的气象保障体系 , 高标准完成了每一次“预言”考验 。
去年初冬的一个深夜 , 室外飘洒的雪花落在寂静的山地 , 气象室内却灯火通明 , 一番热闹景象 。 贺俊文正坐在电脑前 , 带领团队骨干进行着一场头脑风暴 , 这已是他们通宵的第3个夜晚 , 对他们来说 , “5+2”“白加黑”早已是家常便饭 。 为丰富决策参考 , 尽快把场区气象保障经验具体化、数量化 , 他们引用5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资料 , 梳理问题、寻求共性、总结规律 ,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 最终形成了《试验任务气象保障综合分析报告》 , 报告不仅丰富了预报基础 , 也为试验任务提供了有效决策支持 。
气象室驻扎在山沟里 , 人才补充困难 , 不能适应日益频繁的试验任务 , 这成了萦绕贺俊文心头的一件大难题 。 为壮大人才队伍 , 贺俊文亲自跑到地方宣传、招聘 , 几年下来 , 室里从10人增加到如今的20多人 , 引进的优秀气象人才更是促使该室气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 “头雁效应”很好地激发了“群雁活力” , 他也逐渐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
近年来 , 贺俊文带领室里引入银河超算平台 , 调试运行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 , 大大提高了预报精准度 , 推动了气象室分钟级、百米级的高分辨率气象预报预警体系的构建 。 同时 , 积极与山西省气象部门合作 , 重大任务联合保障、观测数据共享共用、科研项目协力攻关、人才队伍帮带培养更是走在领域前列 。 团队建立的“高空风逼近预报”“相似偏差订正”等模型 , 有效提高了预报准确率 , 建立的“小时雨强”模式更是突破了气象领域瓶颈 , 有效支持了指挥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