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考故事讲给孩子听(我在科普①)( 二 )


“绘本出版后女儿特别高兴 ,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我给她读 。 ”徐小龙说 , “她还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好朋友 , 自豪地告诉别人:这是爸爸写给我的书 。 ”
持续近10年的科普经历 , 为徐小龙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 这些年 , 他去了北京、天津、青岛等多个城市的近百所学校 。 讲座的内容也越来越成熟 , 积累了20多套不同细分主题的课件 。
“有个说法叫作‘用输出逼着自己输入’ , 科普的过程 , 也是一个大量阅读、积累知识的过程 。 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不断学习的榜样 。 ”他说 。
走进深海看生物
“90后”吴昊昊是厦门大学海洋学博士 , 也是一名海洋科普“大V” 。 2018年 , 他跟随“嘉庚号”海洋调查船参与了南海深潜航次科考 , 并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深海直播 。
从本科到博士 , 吴昊昊的专业一直与海洋生物息息相关 。 “原本以为学了这个专业得去当‘渔民’ , 没想到海洋生物太有意思了!”学有余力的吴昊昊经常到果壳等平台回答网友的问题 , 一来二去便走上了科普之路 。
在科普网站担任签约作者、参与电视节目介绍海洋生物、翻译国外的优秀科普书籍……求学过程中 , 吴昊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深入 , 科普的触角也越来越广 。
“做科普给我带来了知识上的提升 。 我算了一下 , 给科普网站写一篇文章 , 平均要阅读20篇左右的文献 。 与此同时 , 还要在写作和讲述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 ”
在《科考船造好了》《科考船员请就位》《出发!去科考》远洋科考主题的绘本中 , 为了让小读者理解科考船的建造过程 , 他以搭积木做比喻;对于科考船的一系列海试 , 则比喻为学校的考试 。 吴昊昊说 , 儿童绘本创作更多是“减”的过程 , 用更精简的内容 , 方便小朋友的理解 。
丰富的科普经历 , 让吴昊昊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 特别是来自读者的反馈 , 让他感受到了科普的重要性 。
“有一些小朋友告诉我 , 自己长大后也想成为海洋生物学家;还有一些在网络上关注我的朋友说 , 看了我写的文章也走上了研究海洋生物的道路 。 ”吴昊昊说 , “自己的科普真正影响和鼓励到了别人 , 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 ”
把科考故事讲给孩子听(我在科普①)】近年来 , 随着公众对海洋认识和兴趣的增加 , 在海洋生物的科普领域出现了不少“大V” , 共同的兴趣和热爱把大家汇聚在了一起 。
“很多人对海洋有一种浪漫的情节和原始的向往 , 但我觉得民众对海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 在海洋科普领域 , 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 ”吴昊昊说 。
博士毕业后 , 吴昊昊留在厦门大学专职从事科普工作 , 如今他的身份是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科普官员 。 2019年 , 学部成立了“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 组建了一支具有科普热情的科学顾问团 。 作为实验室的成员之一 , 吴昊昊和同事们创造了许多有趣易懂的科普知识产品和科普活动项目 。 为了让更多生活在内陆的孩子认识海洋 , 吴昊昊和同事们在嘉庚号科考期间举行了“山海相连”海洋大讲堂 , 直播连线厦门大学长期扶持的宁夏隆德支教学校 , 为当地的孩子开启了海洋科学教育的大门 。
“科普以前是我的爱好 , 现在是我的职业 。 ”吴昊昊说 , 未来在进行科普创作和举办科普讲座的同时 , 他和同事们也会尝试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海洋科普事业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