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话(一)-波粒之争
在物理学史上 , 对光的本质研究 , 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 。 从牛顿系统的研究光开始 , 人们不断地探寻这个平常物理现象背后的奥秘 。 然而 , 对光研究的越多越困惑 , 直至今天 , 人们也不得不尴尬地接受一个事实:光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粒子 , 又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波) 。 这里简要梳理一下人们对光的本质认识历程 。 在介绍之前 , 还是说明一下波的物理学概念 。
文章图片
人们最先认识机械波 , 例如 , 声波、水波等 。 物质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的过程就是波 。 例如 , 当我们周期性的上下挥舞手臂 , 挥舞的手臂就是物质的振动(振源) , 这种振动可以借助周围的空气作为介质向外传播开去 , 这个传播的过程就是波 。 每秒重复挥舞手臂的次数称为这个波的频率(频率单位是赫兹 , 1赫兹就是每秒钟挥舞一次) 。 在手臂的周围空气中就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动 , 实际上 , 在空气中的振动就是声波 , 当我们挥舞的足够快时 , 达到20赫兹时(每秒重复挥舞20次) , 在旁边就能听到挥舞所产生的声音了 , 因为人耳能听到的最低声音频率是20赫兹 , 低于这个频率被称为次声波 。 值得一提 ,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 并非物质的传播 , 而是振动形式的传播 , 振源的来回振动带动介质做相同振动 , 由近及远 , 使得远处介质也与声源有相同频率的振动 。 从波的定义可以看出 , 它并不是实体物质 , 只不过是振动沿着介质传播 。 波本质上是介质在振源影响下发生相同的振动 , 所以它遵循运动的叠加原理 。 当两列波在传播方向上相遇时 , 相遇点上的介质按照两个振源振动叠加方式运动 。 特别地 , 当两列波频率相同且相位(振源开始振动的位置)固定时 , 会导致它们传播方向上的一些位置上的介质始终处于振动加强状态(两个振源在此位置的振动影响互相加强) , 而另外一些位置上的介质始终处于振动削弱状态(两个振源在此位置的振动影响互相抵消) 。 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 , 是波的一个重要特性 。 所有波都有干涉现象 。
文章图片
水波干涉图(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传播方向上叠加后结果 。 可以看到一些区域振动被削弱 , 另外一些区域的振动被加强)
在牛顿以及牛顿之前 , 人们认为光是一种粒子 , 和宏观上弹性小球一样 , 形象点称之为光子 , 光子从光源发出来沿着直线前进 , 遇到障碍物会被改变运动方向 。 这种看法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 , 反射等特征 , 所以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 , 并得名为微粒说 。 微粒说以牛顿经典力学理论解释光子的各种运动特征 。 17世纪早期 , 笛卡尔率先提出了一种假说 , 他认为光可能是一种压力 , 在介质中传播 。 之后不久 , 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迪(Grimaldi)做了一个实验 , 他让一束光通过两个小孔 , 如果小孔的大小和之间的距离控制得当 , 能够在后面的屏幕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 格里马迪立刻想到波的干涉条纹 。 于是 , 他提出光可能是一种波动 , 这就是最早的光的波动学说 。 从机械波中得到启发 , 早期波动学说认为光波也需要传播介质 , 并将其称为”以太” , 并想像”以太”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但是充满宇宙各个角落的物质 。 例如 , 惠更斯在1687年提出惠更斯原理 , 他认为发光体的微粒能将振动传递给邻近的”以太”微粒 , 每个受激的”以太”微粒作为新的振源 , 形成以其为中心球形子波 。 他以弹性碰撞理论 , 分析得出结论:”以太”微粒不需要前进 , 也可以传播四面八方传递过来的振动 , 并且互不影响 , 这样能解释光在传播方向上相遇而互不影响的现象 。 这种受机械波影响的看法 , 直到19世纪才被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实验所否定 。
- 知乎|电商达人迎来补税大潮,知乎带货第一人,被通知补税34万!
- 荣耀|今年过节不乱跑,荣耀智慧屏1499起,和年夜饭一样真香
- 微信|个人收款码与商业收款码有什么不一样
- 加盟行业|原来加盟行业是这么玩的!
- 京东|适合过年送长辈的数码好物,好用不贵+大牌保障,最后一个太实用
- 苹果|国内首款支持苹果HomeKit的智能门锁发布:iPhone一碰即开门
- AMD|AMD预告新款Radeon Pro专业卡:第一次用上6nm工艺
- 任正非|任正非与孟晚舟的姓氏为什么不一样?
- 苹果|马化腾称,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这是谦虚说法还是有所顾虑?
- 造车|苹果造车一波三折,缺了一家“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