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打造云原生社区和产业生态?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杨浦篇

7月7日 ,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时代的云原生”论坛暨“云原生之旅”系列活动在创智天地7号楼1楼创智会堂开幕 。 当天 , 长三角云原生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
时间回到2010年 , 当人们对云计算还云里雾里的时候 , 位于杨浦的云海大厦平地而起 , 楼内上上下下集聚着20多家“云企” 。 有谁能想到当初这些云计算领域的“新生儿” , 如今正迅速成长壮大 , 从一棵棵树苗催生出了一个产业生态圈?
云原生 , 正是一系列云计算技术和开发管理方法的合集 , 由云技术上下游提供商交融汇聚而成的一片“热带雨林” 。
230亿美元“奇迹”背后 , 有这项技术支撑
在超大规模电商京东平台上 , 活跃着3亿用户 , 京东的产品数据库包含1万亿幅图片 , 每天新增图片数量达到1亿幅 , 这一庞大的数据量如何保证即时可访问性?
“2014年京东曾经将应用迁移到在裸机上运行的容器里 , 数万个节点运行在多个数据中心内 , 而我们的后台不够强大 , 平台遭遇到瓶颈 。 ”京东首席架构师刘海锋说 。
2018年“双十一”期间 , 京东11天内交易量达到230亿美元 , 支撑这一电商销售“奇迹”的正是一个名为Kubernetes的云原生开源系统 。
上海如何打造云原生社区和产业生态?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杨浦篇
文章图片
云原生架构由运行在轻量级容器中的微服务组成 , 而不是大规模的整体应用程序 。 应用程序下方是复杂的网络和硬件基础结构 。 解决底层的复杂基础设施是云原生技术能够立足的基础 , 它就是Kubernetes 。
“借助Kubernetes平台 , 我们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效率 , IT成本效率提高了20%到30% , 部署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数十秒 。 ”刘海锋说 , 在每年的“双十一”前夕 , 基础设施为平台提供了强大保障 , “我们先预测销量 , 模拟顾客行为 , 进行故障演练 , 从而在实际销售中得以从容应对井喷式的需求 。 ”
“对于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和云原生项目的用户来说 , 最大的好处是可扩展性和部署时间缩短 。 ”Linux基金会亚太区负责人陈泽辉说 。 2015年 , Linux基金会和谷歌联合创建了CNCF(CloudNativeComputingFoundation ,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 这是一个专门致力于开源软件和推广云原生技术的非营利基金会 , 全球已有超过600余家企业加入云原生基金会开源社区 。
上海如何打造云原生社区和产业生态?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杨浦篇
文章图片
在这个“云上的社区”里 , 云原生开源系统Kubernetes先后帮助中国联通、中国民生银行、京东等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开源共享是我们的基本理念 , 向下封装复杂、多元、异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 , 建立起标准统一的数字底座;向上支撑实时、多变、模块化的应用创新 ,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最短实施路径和最低实施成本 , 我们形成了全方位、系统性的传统IT技术替代解决方案 。 ”陈泽辉说 。
目前除了Kubernetes外 , CNCF下的开源项目已超过100个 , 包括Prometheus、Envoy等 。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通过培育和维持一个由供应商中立的开源项目生态系统来推动云原生系统的应用 , 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到这个“社区”里先进的开源模式和技术创新 。
“技术生态”与“用户生态”如何融合?
每隔十年 , 一种新的IT基础架构模型就会出现并改变人们组织使用技术的方式 。 1990年代客户端/服务器(C/S)体系结构将计算资源放在了后台 , 客户端响应速度变快 。 2000年代虚拟机(VM)的出现 , 提供了在一台计算机上模拟另一台计算机资源的能力 , 从而大大释放了计算力 。 在2010年代 , 云技术帮助公司变得更加敏捷和关注成本 , “企业上云”成为一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