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兴奋性突触后蛋白PSD-93 在抑郁症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采访人员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 , 该校周江宁研究组采用基因操作小鼠 , 结合行为学、脑片膜片钳、化学遗传学和在体光纤记录等技术研究发现:位于下丘脑室旁核的兴奋性突触后蛋白PSD-93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理学知名期刊《Acta 神经病理学》 。
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 , 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 而应激导致的抑郁症发病则是经典假说之一 。 根据应激假说 , 长期持续的高应激状态(如自然灾害、创伤后或长期处于高压的生活状态)导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过度激活是抑郁症发病的关键机制 。 下丘脑是脑内情感调节神经网络的重要节点 。 位于下丘脑室旁核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中枢驱动力 。 在脑内所有的神经元都接受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调节 , 然而 , CRH神经元参与抑郁症发病的突触调节机制仍不清楚 。
科研人员首先确认了PSD-93与CRH存在共定位 。 接着采用病毒感染的方法操作CRH神经元中PSD-93的表达水平 , 结果发现:过表达PSD-93能够使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 , 而降低PSD-93的表达水平能够产生抗抑郁的效应 。 最重要的是 , 在抑郁患者死后的人脑样本中发现 , PSD-93与下丘脑室旁核CRH共定位的细胞密度显著增加 。
【假说|兴奋性突触后蛋白PSD-93 在抑郁症发病中具重要作用】该研究揭示下丘脑室旁核PSD-93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探索了可能机制 。 这一发现促进了对抑郁症下丘脑兴奋性突触失调的神经基础的理解 , 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抑郁症中的突触调节提供了直接证据 , 并且推进了抑郁症发病中兴奋性突触假说、应激假说和炎症免疫假说的整合 。 采访人员吴长锋
- 假说|1700毫升!我国发现中更新世脑容量最大古人类
- 《张朝阳的物理课》讨论康普顿散射 进一步证明光量子假说
- 类脑计算|新型人工突触可用于高度扩展的类脑计算
- 数字电路|新型人工突触可用于高度扩展的类脑计算
- 欺世谣言百慕大三角,假说、理论五花八门,这一切会是假的吗?
- 美UFO报告:不明飞行物仍然神秘,外星人假说没被提及但也没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