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通过港交所聆讯,背靠微创医疗的机器人能否成为国版"达芬奇"?( 二 )


机器人|通过港交所聆讯,背靠微创医疗的机器人能否成为国版"达芬奇"?
文章插图

从研发投入上看,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成本分别为6千万元、1.354亿元及9.01千万元。微创医疗手术机器人预测,未来研发投入还将随着研发活动的增加而增加。
据招股书显示,未来研发成本将随着研发活动的增加而增加,其首次公开募股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上述三款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落地,提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渗透率的同时也将继续扩大产品组合以建立多专科手术机器人平台,并实施产品的全球化战略。
竞争对手近年来,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预期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并可能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自2020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2%。
机器人|通过港交所聆讯,背靠微创医疗的机器人能否成为国版"达芬奇"?
文章插图

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为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细分市场。腔镜机器人可用于多种手术,包括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及普外科手术等。骨科手术机器人为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特别是对于关节置换机器人的需求高速增长,即骨科机器人中最常见且最复杂的一种,其需求受人口老龄化和关节炎患病率的不断提升带动。除腔镜手术机器人及骨科手术机器人外,其他手术机器人近年来亦已开发,且日益普及。
尽管中国对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MAKO Surgical Corporation开发的RIO手术机器人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仅有的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鸿鹄为唯一一款由中国企业开发,配备自主开发机械臂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通过港交所聆讯,背靠微创医疗的机器人能否成为国版"达芬奇"?
文章插图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为止已集中出现了至少100家医疗机器人创业公司,公开披露融资的超过40家;还有博实股份、金明精机、科远股份、复星医药还有部分工业机器人公司也延伸了医疗机器人方面业务。
目前微创医疗机器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为达芬奇机器人。达芬奇Xi及达芬奇Si手术系统是仅有的由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市占率最高。
作为首款由中国企业开发并已完成注册临床试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所展示的有效性结果并不劣于达芬奇Si,整体手术成功率达98%,并且几乎所有次要有效性终点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总结多家企业布局的背后,是医疗机器人市场潜力的体现。前景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医疗机器人逐渐落地的过程中,微创医疗机器人有诸多难题需要去面对。
用于医疗的产品都需要得到国家监督管理局的认可才可使用,而且也不是100%的通过率,此外,认证流程也是非常繁琐。加之,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周期也非常久,一般长达6至10年,需要前期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本,这也意味着公司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来扛住这些时间成本。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医疗机器人的逐步落地,战场不会缺乏刀光剑影,若微创医疗机器人能成功上市,这一竞争也很有可能会延伸到资本市场上。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