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安|人工智能更好了还是更凉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出信号( 三 )


除了有产业应用、工程化适配等重要任务;另一个任务,对人工智能可信度问题,包括透明性、安全性、问责性等面临重要的挑战。
如何看待可信的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伦理问题?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梅涛指出,可信的人工智能包括四个方面,稳定性、可解释性、隐私保护和公平性。
推想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宽谈道,人工智能产品是复杂产品,大量数据、泛化性、边缘案例的稳定性,不是一个消费者就能在选择AI使用的那一刻有清晰感知的。这就需要企业对有效性、安全性等充分披露,需要强有力的专业化的监管部门,进行评测。
瑞莱智慧创始人兼CEO田天强调了构建整体的安全体系的重要性,隐私计算、模型算法安全、深度伪造检测等举措之间息息相关。比如在隐私计算领域,当我们用数据时看不到数据,黑客也更容易植入病毒,因此需要隐私计算和AI安全平台结合,搭建整体的安全体系。
深信服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古亮谈道,一方面团队利用AI和大数据汇集安全事件的样本,建立新的模型,应对安全威胁事件;另一方面,AI系统也是安全系统,怎样帮AI系统安全、可靠交付是团队关注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认为,当下,国际上有100多项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他提出了一种理想状态,就是各国和地区不基于文化差异在AI伦理方面相互攻击,而是相互分享经验,促进形成共识。
四、AI工程化、AI伦理问题严峻,但全球都在大力投入尽管AI在工程化落地、商业变现、伦理及信息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众多难题,但来自国内外的政策接近者都长期看好行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从“新基建”角度论述,认为新基建正在重塑数智经济生产关系,5G是新基建之首,云计算是新基建之基,人工智能催生了新的业态是新基建的键,算力是新基建之心,智能终端是新基建之眼。当下,中国移动已经坚定不移地向这一方向伸进深度转型。
高同庆没有对移动的技术和落地进展做过多分享,但他提到,中国移动的资本力量将为人工智能行业赋能,其日交易超5000T的数据量也为人工智能落地提供基础。
其实,除了国内,国外发达国家也并没有放慢人工智能的步伐。
会上,欧盟通信网络内容与技术处处长白家文通过视频发来致辞,他解读欧盟关于人工智能支持和监管的举措主要有三个关键词:投资、协调、信任。
具体来说,在投资方面,在欧洲疫情催促下,欧盟投入5700亿欧元建立基金,其中20%用于 “欧洲数字十年”,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领域。此外,在支持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欧盟每年也有近10亿欧元投资。
在协调方面,欧盟推动27个成员国携手,在今年4月推出《人工智能协调计划》 以促进发展一致性,避免成员间政策割裂。
为构筑信任,同样在今年4月,欧盟推动建立适当、灵活经得起未来挑战的法律体系,包含了对一系列供应商、用户、运营商等提出要求。
尽管AI技术落地当下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几乎国内和国外都认可了当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领先性,并长期看好AI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深度变革力量。
结语:大浪淘沙,AI行稳渐远对比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分论坛,主题是“育新机、开新局”,今年的主题已经不再强调技术的“新”,而是明确聚焦了AI融入实体经济的进程。
通过论坛中嘉宾的观点分享和交锋我们看到,在技术层面,AI正在大模型、知识计算等方面继续快速推进,门槛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从产业落地来看,AI技术正在走出既有的手机、安防等领域,进而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发挥作用。尽管作用仍然有限,阻碍重重,但这也并没有阻碍AI创业者创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