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15时10分|点赞!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再发货

9月20日15时10分 , 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前夕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 , 成功托举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奔向苍穹 , 飞船准确入轨 。 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成功发射 。
9月20日15时10分|点赞!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再发货
文章图片
9月20日15时10分|点赞!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再发货】长七火箭点火起飞张晓宁摄
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 材料学院周玉院士团队王亚明教授课题组研制的火箭伺服系统轻量化蓄压器壳体耐磨动密封涂层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从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成功首飞以来 , 王亚明教授课题组研发的耐磨动密封陶瓷涂层技术 , 已经实现伺服机构蓄压器壳体耐磨动密封涂层高质量稳定制备 , 这是耐磨动密封涂层蓄压器第六次助力长七系列火箭成功发射 。 伺服机构蓄压器壳体作为长七系列火箭伺服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 , 直接关系飞行控制精度的可靠性 , 一旦磨损破坏 , “失之毫厘 , 谬之千里” , 将严重影响飞行精度 。
哈工大与航天一院合作攻关 , 突破了陶瓷涂层致密化理论与技术、复杂型腔内壁涂层均匀生长与抛光等技术难题 , 并研发出钛合金蓄压器壳体耐磨动密封涂层 , 保障伺服机构作用可靠性 , 成功替代钢质蓄压器壳体 , 使伺服系统减重10KG , 特别利于有效载荷的提升 , 对于“克克计较”的航天发射来说 , 意义非凡 。
9月20日15时10分|点赞!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再发货
文章图片
天舟三号动画(五院提供)
材料学院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冯吉才教授团队张秉刚教授课题组协同航天六院研制的铜钢电子束焊接技术 , 应用于长征七号新型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 , 助力长征七号稳定发射 , 为天舟三号飞船任务保驾护航 。
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是长征七号的动力“心脏” , 推力室作为火箭发动机的关键部件 , 其身部的铜钢高强度焊接是推力室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
课题组提出了复合界面强化理论 , 研发出电子束自熔钎焊技术 , 解决了铜钢薄壁接头脆性相与组织控制、焊缝成形及接头变形控制的难题 , 实现了新一代液氧煤油大推力发动机的高质量焊接 , 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使我国对该类发动机特定结构组件的焊接技术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 该技术还应用于长征六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
9月20日15时10分|点赞!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再发货
文章图片
天舟三号动画(五院提供)
9月20日15时10分|点赞!哈工大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再发货
文章图片
哈工大研制的整体五通件为保障长征七号火箭的成功发射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从长征七号火箭成功首飞以来 , 材料学院苑世剑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压力成形技术 , 已经实现整体五通件高质量稳定生产 , 并先后用于长七遥一、遥二、遥三火箭 , 以及长七甲遥一、遥二、遥三火箭发射 。
长征七号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主要成员 , 是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中型运载火箭 , 采用先进的无污染液氧煤油发动机 。 五通件是火箭液氧增压输送系统中的核心关键件 , 直接关系四台并联工作发动机的可靠性 , 一旦失效破坏 , 将导致发动机熄火 。 我校与航天一院合作攻关 , 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整体结构五通件 , 突破传统多块拼焊结构可靠性低的难题 ,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机电学院姜洪源教授团队研制的金属橡胶阻尼环继助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 , 今日再次成功应用于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 助力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 。 该阻尼环作为发动机重要结构件 , 应用于芯一级火箭发动机遥测信号传输系统 , 解决了发动机测控系统的抗震减振技术难题 , 有效减轻火箭大过载、大震动对信号传输装置带来的负面干扰 , 提高了信号连续传输的稳定性 , 为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