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HICOOL专访|张宏江:AI技术发展需要建立隐私保护共识( 二 )


新京报:所以,还是数据不够全面,未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张宏江:当然,原来人脸识别对于女性不友好,识别率不高或者是准确率不高,是因为它的数据不够多,多放点女性的数据进去,在训练中再加以调整,就可以解决。
新京报:你也提到AI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近两年,数据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管是个人隐私还是企业数据上,如何平衡数据保护和技术发展的关系?
张宏江:这块也是智源研究院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的一个方面。我们在2018年年底成立以后到2019年5月,就发布了一个《人工智能北京共识》,谈了15个原则,很重要一条就是关于数据和隐私保护。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就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样,人工智能的普及一定会把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带到日常当中来,我们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在保护和发展中去达成一种共识或妥协。
这种共识就是我们一定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人工智能就不能用个人的数据,但是一定要在当事人知情的情况下,用完以后一定不要侵犯这个人的隐私,这都是基本的原则。所以,在立法这个层面当中,也经过了多年的考虑,我们有研究机构专门研究隐私、大数据、AI之间的政策和伦理这一系列的内容。我相信经过大家的研究,会达到都能够接受的共识。然后能够在伦理、法规方面有所建树。
新京报: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数据存在企业手里,我们怎么去管控这个企业去维护个人的利益?
张宏江:完全可以用法律法规手段做这件事,除此之外,智源在大力推广的就是在企业中建立共识,让这种共识变成企业的规则、企业的规范。这种规范包括把我刚才说的这些原则嵌入到服务设计中去,不可能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控制所有企业的行为或者个人的行为,最终一定是法规法律来规范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而不是说简单的行政手段,因为行政手段也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到来,未来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京报:那你觉得现在进入后疫情时代,AI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另外你怎么看待最近的元宇宙概念?
张宏江:我想在疫情时代,大家开始隔离,减少物理上的活动,减少在工作场所的聚集,这样其实推动了虚拟办公的发展,像腾讯会议、美国的ZOOM、微软一系列办公的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这背后其实也有很多是AI在驱动。经过一年半的疫情,人们逐渐适应了远距离的交流、办公,我想也会让人们改变一些行为的方式,这是为什么有很多美国的企业到现在还都是远程办公,企业对时间效率非常在意,科研开发的效率是否有所降低?事实上是有所改善,而不是降低。
人们习惯的改善,我认为未来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技术的发展,也会推动AI的发展,而AI反过来也是这样。另外,元宇宙的背后一定是互联网、AI、区块链的驱动。
新京报:你未来最期待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什么?
张宏江:我在大会上讲的大模型的技术,就是语言大模型,它的核心在于以前在自然语言的任何应用上,包括图形的任何应用上,都会需要安置一定的应用场景来训练自己的模型,形成了无数多个小模型。大模型把大量的语料放在一起,通过大规模的计算,搭起了1.7万亿的参数大模型,从而使得在不同的应用里面,只需要一些具体的调试,就能够应用。
这背后的话是什么意思?相当于100年前,建个工厂的话,第一件事买个发电机自己建发电厂,要不然的话就没有电。今天做大模型的意思就是相当于100年前所有工厂把自己发电机拆掉,接的是电网。大模型就是智能源,以后接上它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这带来的变化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也会让我们看到无论机器翻译、对话甚至设计,说一句话做一个设计图,AI自动把图设计出来。或者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想配上一首诗,这些大模型都能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