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家|一个全面了解病毒的“起跳板”

◎王大鹏
字里行间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 为了让社会尽早回归正轨 , 一方面科研人员在夜以继日地研发疫苗 , 另外一方面全社会也在竭尽全力地开展科普工作 , 以让公众适应“后疫情时代” 。
【科普作家|一个全面了解病毒的“起跳板”】之所以要在此处凸显科普 , 是因为在应急状况下 , 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愿望最强 , 动力最足 , 效果也最好 。 如果能够因势利导 , 在这种情境下及时地开展好科普工作 , 在一种程度上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而当下则符合这种情境 。 从供给侧的视角来看 , 各种形式的优质科普内容正不断地生产出来 ,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传递给受众 , 科普也确实在很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比如由免疫学家阿勒普·查克拉博蒂和安德烈·肖创作 , 张文宏教授领衔华山医院感染科团队翻译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探寻新冠后时代我们如何战胜传染病》一书就是满足公众需求的科普作品 。
我们可以说 , 虽然人类对病毒的科学认识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 自古以来 , 人类的历史 , 就是同病毒既合作又抗争的历史 。 甚至病毒可能远比人类更古老 , 当地球上诞生第一个细胞时 , 病毒很可能就存在了 。 著名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写过一本名为《病毒星球》的科普书 , 他认为 , 病毒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 维持着生态的平衡 , 并且默默地改造着地球的环境 。 当然 , 人类对病毒的科学认知以及与病毒合作、抗争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病毒自身同步“演进”的 , 正所谓“魔高一尺 , 道高一丈” 。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表达的一个观点就是 , 讲故事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 , 或者说人类是最善于讲故事的物种 。 不论我们是否认同他的看法 , 但至少借助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引发听者的共鸣和思考 。 所以在《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探寻新冠后时代我们如何战胜传染病》这本书中 , 两位作者以一个个科学故事串联起了人类在“病毒星球”中认识自我、认识病毒的历程 , 因为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 , 才会衍生出无限的可能 , 比如詹纳针对天花病毒开展的实验 , 科赫提出的科赫法则 , 巴斯德发明的巴氏灭菌法等 。 这期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 有孜孜以求的执着 , 有高潮低谷的跌宕 , 也有机缘巧合的意外发现 , 还有柳暗花明的兴奋 。
在“我们与病毒的永恒战争”部分 , 两位作者阐述了病毒与人类共同“演化”的理念 , 作者们写道:“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使人类更容易受到更多样化的病毒感染 , 这些病毒可导致急性疾病 。 尽管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 但是我们在与病毒的斗争中获得了多次胜利 , 这要归功于人类的聪明才智 。 ”但是在这种战争中 , 我们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如果我们要做“常胜将军” , 我们又该怎么做?作者们给出的答案是 , “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人将必须与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紧密合作 , 以保证抗击大流行的工具不会对全世界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 因为未来肯定还会有其他某种病毒的暴发 , 所以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两位作者在“公共卫生措施对控制疫情蔓延的影响”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 回应了很多公众关切 。 这些解读涉及了检测、隔离和追踪接触者;限制社交距离与“平缓曲线”以及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群体免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