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用户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表的短板暴露无遗( 二 )


但随着消费者对于腕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需求 , 越来越向复杂的“健康监测”、“运动追踪”转变 , 智能手环算力低、屏幕小、传感器配置简陋的缺点 , 也就随之被放大了 。
不久前|用户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表的短板暴露无遗
文章图片
相比智能手表 , 智能手环的健康监测功能无论在丰富程度、还是使用体验上 , 往往都有着一定的差距 。 比如它们无法自动识别很多常见的运动类型 , 需要用户运动前手动开启和选择相应的监测模式;比如监测结果相比高端的全智能手表来说 , 往往“准头”要差了许多 , 能提供给用户的数据量也更为贫乏 。
除此之外 , 较小的机身和更低的成本 , 也意味着智能手环没法容纳一些较为高级的传感器 , 很难实现诸如心电、血压、身体成分(体脂率、水分、肌肉量)测定等 , 目前一些智能手表上广受欢迎的健康监测功能 。
不久前|用户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表的短板暴露无遗
文章图片
当然 , 即便是在相关体验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传统的、功能强大的全智能手表与大多数智能手环间 , 依然有着高达1500-2000元左右的价差 。 仅以“消费者更重视自身健康”这个理由 , 显然是不能完全解释智能手环的没落的 。
轻智能手表的流行 , 进一步“挤压”了手环销量
而这也引出了智能手环从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对手” , 即轻智能手表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正是“轻智能手表”的异军突起 , 让消费者普遍告别了智能手环、加入到智能手表的阵营中来 。
不久前|用户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表的短板暴露无遗
文章图片
何谓“轻智能手表”?简单来说 , 这是一类具备智能手表外观 , 具备智能手表近似的、更为丰富的传感器硬件 , 但配备算力较低的主控、使用功能封闭的系统 , 以及不可安装第三方软件的“类智能手表设备” 。
不久前|用户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表的短板暴露无遗
文章图片
与传统的、全智能手表相比 , “轻智能手表”从处理器、操作系统方面来说 , 其实是更接近智能手环的 。 它们的算力水平比全智能手表差很多、系统也更简洁 , 同样无法让用户自由安装应用 , 功能往往出厂就被固化 。 但也正因如此 , 这类设备有时候也被一些用户讥讽为“表型大手环” 。
不久前|用户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表的短板暴露无遗
文章图片
但不可否认的是 , 由于采用了更低功耗的处理器与封闭系统 , “轻智能手表”往往拥有显著的续航优势 , 充一次电往往就能轻松使用一两周、甚至更长时间 , 可这反而是全智能手表做不到的 。
而且由于“轻智能手表”的尺寸与智能手表无异 , 这就意味着它们也会配备大尺寸屏幕、能塞下数量众多、比手环丰富得多的监测传感器 。 再加上本身的硬件成本相对较低 , 就使得“轻智能手表”可以巧妙地定位于手环与全智能手表中间的市场区间 , 体现在价格上 , 也就是差不多从700元到1500元的这个价位段 。
无论对消费者还是行业来说 , 手环的退场都不是件坏事
这样一来 , 事情就很明显了 。 对于既想要更为丰富的健康监测功能、不满足于手环的消费者来说 , 他们不再需要多掏一两千元去换“全智能手表” , 而只用加数百元、就能买到一款体验比手环好得多 , 同时续航还不比手环差的“轻智能手表” 。 尽管这类设备的功能还是相对有限、使用起来也不如真正的全智能手表那般流畅 , 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 , “轻智能手表”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大多数需求 , 也不会带来太多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