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昂贵的志愿填报服务,靠谱吗?( 二 )


填报软件价格从几百元至千元左右 , 广告宣称涵盖近年来千所大学的录取数据 , 可以精准快速筛选、智能推荐学校 。 据了解 , 填报软件依靠的大数据其实都是学校官网、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 。 对于有些广告宣称的“内部数据” , 业内人士表示“可信度不高” 。 而一对一的咨询往往包括兴趣测试、性格测试、人生规划等服务 。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服务含量 , 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内容和时长 , 便于收费 。
另外 , 也有一部分家长会选择自主研究 , 将机构提供的方案视作参考 。 “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他们整天研究这些东西 , 比我们家长精通 。 当然 , 他们给的意见只能是参考意见 , 必须要结合孩子的想法 , 再综合考虑 。 花钱买个安心吧!”学生家长董女士对机构的意见持中立的态度 。
在采访中 , 也有一些家长对这样的机构产生怀疑 , 熊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 她告诉采访人员:“与其相信那些机构 , 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孩子 , 不能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 ”熊女士感叹道 , 自己身边就有被机构误导的例子 , “我朋友的孩子去年高考超常发挥 , 听了机构的建议 , 志愿报得太低 , 孩子到现在都跟家长生着气 。 ”
跟熊女士有着相同看法的陈先生告诉采访人员:“他们的预测方式 , 也就是参考往年的数据 , 把资料汇总起来 。 这样的方式学校老师也能提供 , 我自己也可以 。 对他们的专业性我打问号 , 不能用孩子的未来去尝试 。 ”
“花了6000多元 , 还不如我自己选的专业合适 。 ”“当时我妈就花了好几千元帮我咨询 , 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 。 ”对于志愿填报服务的效果 , 往年选择该服务的考生看法不一 。
采访人员电话咨询了一家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公司 。 该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分为三档 , 分别为中级专家收费6900元/人、高级专家8900元/人和特级专家13900元/人 。 该公司客服人员表示 , 专家评级按其从事志愿填报服务的年限长短而定 , 中级三到五年 , 高级五年左右 , 特级超过五年 。 该客服人员还称 , 现在正值业务旺季 , 前来咨询的家长很多 , 没有议价空间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现在市面上的志愿填报咨询机构主要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比较专业的机构 , 他们常年做升学指导分析 , 数据主要是基于往年各地的高考成绩和各所高校的录取分数 。 第二类是商业机构 , 主要是抄卖历年的高考录取数据 , 利用考生掌握信息的不对称 , 赚取“信息费” 。 第三类则是一些新注册的小机构 , 提供的信息也存在某些漏洞 。
此前 , 各地已有多家媒体陆续曝出志愿填报市场乱象 , 包括价格虚高、虚假宣传、数据陈旧甚至错误、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等 。 志愿填报服务的专业人员质量参差不齐 , 有的“规划专家”其实仅仅培训一周就上岗了 。 这就意味着 , 家长高价购买的服务很有可能会误导考生志愿填报 。 去年6月16日 , 教育部发布预警称 , 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反映 , 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 , 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 , 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 , 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与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 。
如何营造良好填报环境?
专家建议共同发力
“切勿盲目轻信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科教研室副主任、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刘海洋告诉采访人员 , 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 , 国内已有14个省份参与新高考改革试点 。 随着近年来多省(市)高考招生录取批次的合并 , 高校及专业新增与撤销的变化以及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形成大批转设而成的新大学 , 诸多因素导致家长及考生面对最新的高考志愿填报 , 由于信息不对称 , 家长和学生的心态亦处于极度焦虑状态 。 与传统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相比 , “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的模式虽降低了学生的调剂风险 , 但平行志愿滑档和退档风险依然存在 , 考生对每个意向报考的院校及专业的了解要求反而更高 , 在此背景下 , 催生了庞大的付费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