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这些种子,即将在河源播种培育( 三 )


04
“航天”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1987年8月 , 我国通过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将第—批农作物种子等生物材料送入太空 , 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与发展的新时代 。 1996年 ,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组建后 , 先后开展了26批次种子的空间搭载试验 , 培育出60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 , 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搭载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这些种子,即将在河源播种培育
文章图片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为做好航天育种工作 , 国家航天育种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已安排了专门科研小组开展有关工作 , 并和河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实验室合作 , 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 , 定向筛选出花生蛋白、油分含量优于原品种的新花生材料 , 以更好地服务河源的花生产业 , 同时将筛选出适合河源的优质水稻品种 , 更好地促进河源水稻产业发展 。 紫云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绿肥作物 , 培育紫云英新品种 , 不仅可以作为肥料回田 , 有效改良土壤 , 也极具观赏性 , 可以在冬闲时节种植 。
在东源县柳城镇万亩无人智慧农场 , 各品系的水稻已长至0.8米左右 , 正处于扬花期 。 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健宽表示 , 除了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外 , 早稻的亩产在500公斤左右 , 最高亩产约650公斤 , 农场水稻长势要优于一般水稻品种 。 “今年农场产能预计2500吨 , 计划分普通东江大米为7-8元/公斤、中高端东江丝苗米14-16元/公斤、高端航天丝苗米36-40元/公斤 。 ”王健宽说 。
延伸阅读
种业“芯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底气
去年 , 龙川县获批省级丝苗米产业园 , 今年东源县、和平县获批省级丝苗米产业园 。 要加快这3个丝苗米产业园建设 , 打造我市优质粮品牌 , 离不开种业这一“芯片” 。
副市长谢春艳在6月15日的活动上表示 , 要深入践行大食物观 , 发挥我市生态环境优良 , 突出的资源、区位优势 , 推进种业振兴 , 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加快培育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样板 , 推动打造航天育种的亮点和名片 。
今年以来 , 我市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基本农田补贴等 , 有效降低因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飞涨带来的影响 , 保障种粮效益 。 据统计 , 今年春收粮食作物面积1.46万亩 。 此外 , 我市还通过鼓励种植双季稻、推广稻稻薯、稻稻麦等种植方式 , 全力增加种粮面积 , 力争实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 , 截至目前 , 全市普查共收集含果树、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花卉、南药等农作物资源880份 , 其中 , 粮食作物、蔬菜和经济作物占比较大 。 接下来 , 市农业农村局还将对优质品种资源进行甄选 , 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 此外 , 我市初步统计有畜禽资源行政村共391个 , 在育种及保种方面 , 我市共有1个国家核心育种场和1个省级保种场 。
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9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5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当前 , 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 农业产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及高校院所科研技术资源和人才团队力量 , 最大程度激发科创平台创新活力 , 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 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 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 推动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