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被资本强捧的“薇娅们”已成过去,文化人的降维打击是必然之势( 二 )


当然也有人认为 , 上述这段让人激情澎湃的话并不是董宇辉的原创 , 而是新东方一成不变的励志段子 。
试问 , 一个把新东方的魂写在骨子里并认真执行的人 , 即便不是原创 , 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个博览全书、有底蕴的文化人?

从教书的变成卖菜的董宇辉是整个新东方的缩影 , 从激情澎湃、侃侃而谈 , 无限热情、辉煌鼎盛再到无助落寞、不知何往再到重整心情、接受现实、重新上路 。
有时候所有的语言描述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 单看下面这张照片 , 相信所有的网友都能感受到他笑容背后的那么无助与荒凉 。

就在十天前的晚上 , 董宇辉的直播间从下午1点开播坚持到凌晨7点 , 也只有1400个人 。 当时的他激情澎湃 , 滔滔不绝、手舞足蹈 , 试图用自己的热情、学识震撼、感染屏幕前的每一个朋友 , 但没有一个人理他 。
此时蹲守在直播间的网友 , 没人说话、没人买货 , 所有人都在关心那免费的空气炸锅 。
这种有力无处使的挫败 , 压抑地甚至让人喘不过气!
众所周知 , 2021年11月 , 迫于不可抗原因 , 新东方不得不退租1500个教学点 。

俞敏洪在为农村孩子捐献近八万套课桌椅后 , 直接宣布之后新东方将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 , 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 。


这种转型据说一度在新东方内部遭遇了极强的反对声音 , 外界也并不看好 。 在过去超过半年时间 , 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几乎空无一人 。 就像最初罗永浩宣布要直播带货一样 , 没有人相信这种跨界能够成功 。
但诱惑确实足够巨大:曾经的一姐、一哥 , 一个人一天的业绩 , 就足以比肩任何一座百货商场一年的收入 。 他们一度拥有了重新定义供应链上下游所有规则的能力 , 上至生产端下至品牌方 , 他们都是毫无疑问的甲方 , 他们一个人 , 就是一座商业帝国 。
流量时代的公司 , 其崛起和扩张速度已经彻底颠覆我们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关于商业常识的认知 。 慢商业被快公司所代替 , 工匠精神被营销概念所淹没 。 这也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商业价值的颠覆:只要掌握了流量的密码 , 企业的边界就将可以变得无远弗届 。
这恐怕也是新东方能够得以快速转型的底层原因——这一次 , 俞敏洪的创业再也不需要在线下发传单 , 不需要为课桌、教室而发愁;他应该已经清晰地认识到 , 在过去他为新东方积累的全部资产 , 最值钱的恰恰就是新东方的符号所代表的注意力 。 何况 , 已经有人把路走通了!
新东方的未来在哪里?员工们又将何去何从?谁都不得而知!
此时焦虑无助的董宇辉回到家 , 问了奶奶一句“奶奶 , 我会从一个老师变成卖菜的 , 怎么办?”
奶奶的爱质朴又温暖——只要你快乐!
十天后的今天 , 新东方的直播间一夜涌入了十万人 , 即使在午夜12点即将下播的时刻 , 也有高达5万多的网友因老师们的才情 , 迟迟不肯离去 。

草在结它的种子 , 风在摇它的叶子 ,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 。
要卖的货 , 被一语带过 , 剩下的时间都传业授课 。
这样的直播间 , 就像是一股清流 , 洗涤着被资本强捧的各种“剧本杀”!
知识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新东方的翻盘、董宇辉的爆火 , 让网友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
会不自然地生出一丝感动 , 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就是在任何低谷 , 都有支撑自己爬起来往前走的星光 , 这个星光就是这几千年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