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锂电的繁荣中|日本电解液产业的逆袭史( 二 )


在这之后 , 国产六氟价格降至20万元/吨左右 , 相比进口六氟价格优势尽显 。
至此 , 我国企业彻底打破了日本企业对六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 , 在六氟国产化的攻坚战中 , 新宙邦缺席了 。
而这也正是如今六氟价格高涨 , 它却未能饱尝这场丰收的原因 。
02放弃六氟
2002年 , 在前身宙邦化工的基础上 , 覃九三成立了新宙邦 , 主要生产以电容器电解液溶剂为主的电容器化学品 。
彼时 , 随着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通讯制造业迅速发展 , 一批锂离子电池企业迅速崛起 , 我国锂电池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
凭借着此前生产电容器电解液的经验基础 , 新宙邦也迅速地投入到了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中 。
这个时间点 , 李世江还未奔赴日本 , 六氟技术还牢牢地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 , 新宙邦也没有忽视这个可能“一战成名”的机会 , 开始研发液态六氟 。
但六氟之所以能为日本所垄断 , 正在于其门槛高 。
传统六氟的制备工艺有气固反应法、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 。 其中 , 气固反应法生产效率低 , 制得的六氟纯度不足;离子交换法成本过高 , 难以实现工业化;氟化氢溶剂法和有机溶剂法易于实现大规模量产 , 二者分别产出固体和液体六氟 , 后者由于引入有机溶剂会影响产物纯度 , 因此氟化氢溶剂法是最广泛使用的主流工艺 。
然而 , 这种工艺使用了腐蚀性极强的氟化氢 , 生产设备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耐腐蚀材料 , 对工厂安全设施要求也极高 , 前期投入较大 。
在日本那个仍然把持技术的时代 , 新宙邦并没有像多氟多那样全力以赴研发六氟 , 而是在经过半年无果的研究之后 , 决定放弃这个关隘 , 把重心转移到了配方和产品服务上 。
由于电解液为溶剂、溶质、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 因此除了六氟 , 配方也是电解液环节的主要技术壁垒 。
通过自主开发配方 , 新宙邦在2003年就推出了首款锂电池电解液 。 尽管并未掌握六氟的核心竞争力 , 新宙邦还是凭借着配方与质量的稳定性开始获得市场份额 。 据新宙邦客户之一的比克电池说:
“我们跟日本电解液厂商提出一个需求 , 他们从设计配方到电解液送到我们这边 , 最少两三周 。 但新宙邦我早上跟他们讨论一下 , 第二天电解液就到了 , 这个速度绝对是国外厂家比不了的 。 ”
在稳定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下 , 2008年 , 新宙邦锂电池电解液年销量759吨 , 市占率9.4% , 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
在去年锂电的繁荣中|日本电解液产业的逆袭史
文章图片
2010年 , 新宙邦登陆创业板上市 。 此后 , 新宙邦相继与三星、松下、索尼等知名客户展开合作 。
“战略性”放弃了自研六氟的新宙邦 , 一时间风头无两 。
03横纵之别
逃避虽然不一定可耻 , 但也不会一直有用 。
绕过了六氟难题的新宙邦 , 虽然在起步速度上快于其他选择直面困难的厂商 , 但随着六氟国产化的完成 , 这种优势开始逐渐演化为劣势 。
2011年 , 也就是多氟多和天赐材料相继突破六氟研发难题的这一年 , 新宙邦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 。 2012年 , 新宙邦营收增长仅为1.06% , 此后的三年中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
在去年锂电的繁荣中|日本电解液产业的逆袭史
文章图片
相比之下 , 天赐材料虽然在2010年营收被新宙邦反超 , 但此后完成了六氟的攻克 , 营收状况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