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打卡博物馆成年轻人新潮流( 二 )


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观察发现 , 正常运行情况下 , 国内博物馆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 不少年轻人把上海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或艺术展馆作为来上海游玩的一项打卡点 。 “近年来 , 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日益高涨 , 这背后实际上是反应出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变高了 , 很多博物馆爱好者也会慕名来参观 。 ”在何鑫看来 , “博物馆正在成为集娱乐休闲、文化科教于一体的空间 。 ”他还发现“带着问题参观的人变多了” 。 不少观众选择租用馆内的讲解器 , 或者跟随手机端的讲解指引参观 。 这些都是值得鼓励的参观方式 , 也恰恰说明人们的参观需求变得专业化、精细化了 。
互动体验 , 吸引年轻人的新亮点
点击进入小程序 , 武林门派“粤龙门”的“门规”映入眼帘——“师父”在广东省博物馆的特定展厅标记了含有“龙”元素的文物 , “弟子”们需要找到这些文物 , 并拍摄上传 , 才能从“寻龙小白” , 修炼成“寻龙大师” 。
这不是哪个武林帮派的“秘密任务” , 而是暨南大学“全景故事会”团队为广东省博物馆设计的互动小游戏 。 到暨南大学读研后 , 项晗加入了这支团队 , 开始从一个博物馆爱好者 , 变成了一个传播者 。
“故宫博物院有藏品186万多件 , 云藏品大约8.3万件 , 而为人们所熟知的 , 更是冰山一角 。 大部分文物缺乏一定的话题性和传播力 , 公众认知还有较大空白 , 了解途径也比较有限 。 ”项晗的导师和初创团队的师兄师姐希望为打破博物馆的这一困境作出努力 , 用自己的专业给博物馆及藏品的传播注入活力 。 “其中博物馆数字化是重要的一部分 。 ”
随着各类新技术手段的出现 , 许多博物馆不甘做“安静的”建筑物 , 一些融入创新思路和创新技术的策展方式 , 提升了博物馆展出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 成为扩大声量、吸引年轻人的全新方式 。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 , 58.17%受访者在博物馆看到或体验互动型的展览区 , 38.10%受访者参加过博物馆的探秘游戏、沉浸式剧本游等互动活动 , 47.98%受访者购买过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 。
在受访者看来 , 参观博物馆的收获首先是知识(69.86%) , 此外 , 收获参观和互动的体验感(64.62%)也非常受到受访者重视 。
去年的一个午后 , 厦门大学的唐阳阳和同学抱着两个“土疙瘩”和一壶热水 , 来到宿舍边上的操场 。 两个“土疙瘩”是河南博物馆推出的盲盒 。 在B站看了一条开盒视频后 , 唐阳阳马上被“种草” 。 文物发掘类盲盒就是把一个“宝藏”藏进土块里 , 购买者需要用配备的小工具从土里挖出“宝藏” 。 盲盒配备的工具是一支大约5厘米长的微缩洛阳铲 , 铲柄两端有精致的雕刻纹饰 。 用这样一个小铲子挖宝藏并不容易 , 土块又干又硬 , 唐阳阳和同学一会儿往上浇热水 , 一会儿用铲子使劲儿挖 , 中途几次差点失去耐心 。 “挖了两个小时 , 可算是挖出来了 。 ”两个土块里分别是兽首印章和小铜镜 , 挖出来以后还要用小刷子刷掉缝隙里的土 , “和考古学家在考古现场发掘文物的流程有点相似 。 ”
唐阳阳对耗费了诸多心力挖出的“宝藏”非常上心 , 不仅做为桌上的摆件 , 还专门上网去查印章上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 尽管生活在福建的他从未去过河南博物馆 , 但一种情感连结通过那枚小小的印章产生 , “这是我看到的博物馆文创里最好的 。 最难得的是体验感 , 毕竟是自己辛苦做出来的 , 所以有更多兴趣去了解它 , 也能体会到文物发掘的不容易 。 ”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蓑烟雨任平生”“自缘身在最高层”……数不清的一片片金属书简“从天而降” , 这簇银光闪闪的诗的“风铃” , 成了辽宁博物馆里的网红拍照打卡点 。 “这片展区太漂亮了 , 也很有新意 , 一看就是经过非常精心的设计 。 ”每每吸引赵津慧前往博物馆的 , 不仅是展品的深厚底蕴 , 越来越多有创意、高颜值的展区也让她忍不住前去体验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