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换帅背后:那些年摇摆的与坚持的( 二 )


现在摆在腾讯新闻面前的疑问是 , 究竟该怎么定位它的身份?如果把它视为一个产品 , 那用户拉新、留存、使用时长、广告营收指标这些就很重要 , 在互联网裁员背景下 , 媒体式的内容生产方式成本过高 , 必然是要被压缩的;而如果将它视为一个媒体 , 那么就该给它更宽容的财务压力 , 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 。 你不能指望公司旗下每个业务都变成现金牛 , 自负盈亏会有困难 。
鉴于过往的印象 , 这里更倾向于将腾讯新闻的属性和优势看作一个媒体 。 是媒体就不能没有编辑部 , 有编辑部就会有思维导向 。 精品原创内容是它在踩完坑后决定留下来并坚持的 , 说明媒体人的理想化尚未被完全抛弃 。 只是这种传统媒体生产方式所对应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卖版面式的品牌展示广告 , 但它处在信息流广告的池子里 , 并不匹配 , 基本是用来赚口碑的 。 其信息流广告仍会面临阵痛 。
相比 ,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阵痛了 , 而是持续的痛 。 领导会强调一篇文章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的阅读量 , 但你会发现 , 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靠文章赚钱了 , 要么靠财政补贴 , 要么把早年盖的楼租出去 , 赚房地产的钱 , 或者成立各种子公司 , 承接线下活动 。
有人说财新成功了 , 靠订阅收费赚钱 。 财新的订阅是因为“有料” , 有料是因为“有人” , 这个不具备行业复制性 , 且订阅人群小众化 。 独家消息是有交易价值的 , 西方就有专门从事线索买卖的人 。 但让读者为一个观点、一个故事、一个知识点付费 , 拜门户时代长期铺垫的免费政策所赐 , 太难了 。 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 是另一个维度上的付费尝试 , 是罗振宇做的事 , 不属于日常新闻消费 。
有关订阅会员 , 我在上一篇文章《叛离与忠诚 , 在线订阅会员进入“存量时代”》中做过简单分析 。
腾讯新闻换帅背后:那些年摇摆的与坚持的
文章图片
人们的新闻消费方式已经改变了 。 十几年前 , 你饭后随手拿一份晚报、都市报 , 读读上面的豆腐块 , 当作消遣 , 这和你拿起《南方周末》的目的是不同的 。 当然 , 这两类报纸的读者有重合 , 但消费方式不一样 , 报纸以物理形态将消遣与严肃阅读场景区分开了 。
当这些内容一股脑出现在手机上后 , 物流区隔消失了 , 人们面对的是海量的、去中心化的信息扑面而来 , 消费方式必然会呈碎片化 , 只得借助算法推荐+主动关注来筛选信息 , 同时将这个筛选过程(时间)卖给信息流广告主 。 这时候就不能光看影响力了 , 广告主要用数据衡量效果广告的点击量或曝光量 。 那么 , 什么样的内容会在流量和时长上最吃香?就不难回答了 。
在这种媒介环境下 , 还是该对仍坚持一定程度理想化新闻操作的行为表达敬意 , 只是换做财务角度考量 , 就是另一码事了 。 媒体被媒介改变 , 是谁也扭转不了的 。
[一千二百字]用最简洁的文字做专业的公司研究
Mr.Key关注IPO、财报、海外市场、toB市场、电商零售、数字娱乐、云计算、数字支付、在线广告、物流等
腾讯新闻换帅背后:那些年摇摆的与坚持的】文章同步雪球专栏、36氪、钛媒体、富途、老虎证券、头条号、百家号、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财经、知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