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砍单风暴”正在来袭( 二 )
还有一些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没有上市 。
例如 , 集创北方被一些券商称为“国内少有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显示芯片设计公司” , 该公司产品涵盖TDDI、中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LDDI)、OLED显示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 , 客户群覆盖全球主流面板厂、国内一线手机终端品牌客户及知名LED显示屏厂 。
需要指出的是 , 以上公司均只负责芯片设计 , 产品最终落地的关键一步在于制造 。
2021年财报披露 , 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 , 实现55纳米及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平台风险量产 , 0.15微米高压显示驱动进入批量生产 , 28纳米和0.11微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正在研发 。
正在冲刺科创板的合肥晶合集成 , 自称大陆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 主要负责显示驱动芯片代工 。
招股书显示 , 过去三年 , 晶合集成DDIC晶圆代工服务的营收占比均在86%以上 , 目前已实现150nm至90nm制程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量产 , 正在进行55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客户验证 。
再往下游便是封装测试 。
目前 , 中国大陆的显示芯片封测企业主要有厦门通富、颀中科技、汇成股份、纳沛斯等 。 随着显示驱动设计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国内资本投入的提高 , 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业务开始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
可以说 , 中国大陆目前已经形成由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测—面板厂构成的显示驱动芯片产业链 。
2021年 , 随着整个面板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 产业链公司的业绩也明显增长 。 其中 , 京东方和TCL科技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3%和129%;韦尔股份、中颖电子和格科微的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64%、106%和80%;晶合集成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 而在此前两年该公司分别亏损12.4亿元和12.6亿元 。
打响半导体砍单第一枪?
尽管中国大陆有多家企业布局显示驱动芯片 , 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 , 产业链部分环节与韩系、台系企业相比 , 在技术和规模上仍有差距 。
例如 , 中颖电子在2021年财报中提到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被韩系及台系厂商所主导 。 在推广上 , 该公司品牌效应尚处于劣势 , 不如台系厂商在TFT显示驱动芯片与客户已建立的多年合作关系 , 相对需要较长的时间耕耘市场 。
韦尔股份也在财报中提到 , AMOLED屏的市场目前主要由韩国屏厂占领 , 韩国OLED驱动芯片设计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占到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
而且 , 从已上市的A股芯片设计公司财报来看 ,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仍不是他们的业绩支柱 。 例如 , 2021年格科微显示驱动芯片业务的营收占比仅15% , 韦尔股份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的业务占比仅为8% , 中颖电子的消费电子业务占比也仅有22% 。
在制造领域 , 专注显示驱动芯片代工的晶合集成 , 目前55nm制程还在验证 , 并且OLED驱动芯片工艺还没有研发 , 与主流晶圆代工厂仍有明显技术差距 。
2022年1月 ,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 , 显示芯片的晶圆代工产能主要集中在非大陆代工厂 , 中芯国际、晶合集成等大陆厂商在OLED显示驱动领域占比不到1% , 主要因为OLED驱动芯片基本采用40nm/28nm以及少量55nm制程 。 而大陆目前在这段工艺方面较弱 , 有代工能力的厂商不多 , 导致显示芯片代工供给结构性失衡 。
文章图片
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
正当大陆厂商奋力追赶之际 , 行业寒冬却迎面袭来 。
萎缩首先出现在下游 。
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2年一季度 , 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7% , 其中联想出货量同比下降12% , 惠普同比下降20% 。
- 爱彼迎将暂停中国境内房源预订,已有同行接业务…它还“回来”吗?
- 腾讯|腾讯、优酷、爱奇艺的“祖宗”都栽了,长视频这门生意,悬了!
- “撕开遮羞布”?富士康转移到印度后,苹果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 肯德基|肯德基再回应可达鸭被炒至上千元:正抓紧备货 抵制“代吃”和炒作乱象
- 韩国半导体巨头:全球排名仅次于三星英特尔,在中国投资超1300亿
- 二次元|推出“二次元”继续打“低价牌” 春秋航空想要赚Z世代的钱
- 黑寡妇|“中国天眼”新发现: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现象
- 铁了心要去中国化,库克开始“变脸”?中企还需自己“立起来”
- 操作系统|上门给单位修电脑,收钱时被“踢皮球”,经理:你敢格式化试试看
- 小米科技|小米生态链推出“口袋电纸书”,64GB大小,能下载几万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