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绘画不靠“笔”靠“算” AI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 二 )


“我们的团队依托实验室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基础 , 结合深度学习等计算机前沿技术 , 进行了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诗歌、人工智能音乐的创作研究 。 ”吕建成说 , 实验室人工智能在中国画工笔、写意 , 以及抽象画的生成等方面都进行了尝试 , 包括遵循艺术家利用写生、参考图片进行创作的方式 ,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理解参考图像的色彩数理关系 , 进行创作;让计算机学习一些传统的形式美法则 , 如画面视觉要素的均衡、疏密、节奏、韵律、黄金比率、三分法等 , 形成抽象画的生成模型 , 将最纯粹的点、线、色彩、肌理等元素作为抽象画的表现要素进行创作等 。
与四川大学计算艺术研究组进行的研究不同 , Disco Diffusion是根据描述场景的关键词渲染出对应的图像 。 Disco Diffusion如此强大图像生成功能 , 倚仗的是背后强大的机器学习模型 , 这个模型并不是简单地将一堆图片生硬拼接 , 而是在基于关键词的基础上 , 对图像进行一次次迭代渲染 , 直至机器判定渲染结果与给定的关键词匹配度最高 , 渲染结果才会最终确定 。
从原理上来说 , AI只是根据关键词对应的图片信息“算”出了这样一幅图 。 “近几年在写诗、音乐、绘画等人工智能艺术领域 , 大多使用的都是‘生成对抗网络(GAN)’ ,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 ”四川大学计算艺术研究组成员解释说 , GAN算法通过“生成”与“判别”的互相博弈学习输出结果 , 好像模拟艺术伪造者与艺术侦探的互动 。 “伪造者”模仿生成新的图像 , “侦探”评判图像是生成的还是真实的 , 直到“侦探”再也无法分辨时才算结束 。
可突破局限为人类带来无限惊喜
只需按个按钮 , 人工智能就可以生产出画作 , 或临摹或创新 , 不再需要产业工人 , 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与思考 。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最终将手工绘画者挤出职场?人工智能绘画的到来是不是标志着传统绘画的死亡 , 还是说绘画将走上更广阔的无限可能?
“实际上 , 人类的想象往往具有局限性 , 很难不受现实的影响 。 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 , 能够突破传统美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对视觉艺术创新形成的阻碍 。 ”在李茂看来 , 计算机因为技术与工具的特性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人类的创作与想象能力以及文化和环境的限制 , 其结果可能是生产出从未见过的、无法想象的图像 , 给艺术创作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 。
在AI艺术初步起航的时刻 , 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的互动关系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 。 “很多人在思考 , 人工智能绘画 , 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李茂解释说 , 一方面 , 通常是让它模拟特定艺术家的风格或者是实现特定的视觉效果 , 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 或许其本身也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体系 。 李茂认为 , 人工智能绘画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绘画 , 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绘画 。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AI的画作呢?对于人工智能绘画的认可度问题 , 基本遵从两种评价体系 , 即专业领域的认可与大众的认可 。 “目前 , 在艺术机构和学术评价等专业领域范围内 , 这种绘画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 在大众评审领域 , 通常的做法是把人工智能绘画与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混合在一起 , 让欣赏者进行匿名后的区别和品鉴 , 在多数情况下 , 人工智能绘画均获得良好评价 。 ”李茂说 。
吕建成认为 , AI艺术目前还主要处于借助计算机工具来表现人的创新、想法和情感的阶段 。 而真正意义上的AI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 , 艺术的创意、想法和情感 , 部分或者全部由AI所产生 , 即AI具有“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