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 二 )


国内割草机器人初创公司的涌现 , 全球疫情爆发是直接传导因素 。 以往为欧美家庭提供割草服务的往往是兼职人员或非法移民 , 但在疫情隔离下 , 以往以时薪结算的流动人口开始难找兼职 。 这些欧美家庭亟待可以简单操作的割草机器人产品取代人工 。 供应链优势则是割草机器人初创公司的基础 。 据悉 , 全球工具产业的ODM厂商都集中在我国江浙地区 , 比方说为大叶股份(300879)、宝时得 。
割草机器人这一轮的火热 , 还可以看作是机器人投资热的分支 。 “在机器人赛道中 , 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公司已经估值很高了 , 我们在寻找一个新的方向出来 。 ”跃为资本刘柏杨向36氪介绍 。 割草机器人具备几个投资关键词:出海、电动化、消费品 , 本质上 , 投资人们是在找一个能出海的、人工成本贵的场景 。
同样是高客单价电动消费品出海 , 多数投资人表示 , 割草机器人的市场比前段时间成为红海市场的便捷式储能 , 要大一些 。 但目前一切都停留在推论中 , 大多数国内割草机器人公司都处在非常早期的起步阶段 。 浩方创投投资人李晋宁于2020年投资邦鼓思时 , 后者刚有了智能割草机器人demo , 今年下半年预计才能量产出货 。
草坪上的“扫地机”投资人们对割草机器人的关注中 , 藏着复制扫地机热潮的渴望 。 某种程度上 , 割草机就是欧美人的户外扫地机 。
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对于热爱园艺的欧美人来说 , 家门口的草坪是否整洁 , 是一个家庭的脸面 , 更涉及到环境保护和法律责任 。 在美国 , 若不及时修剪草坪 , 不仅受到社会舆论的置喙 , 还会面临被警告、罚款的风险 。
草坪文化孕育草坪经济 。 欧美人均每年在草坪上的支出在逐年上涨 。 单就美国来看 , 从2007年的107美金上涨到2020年的171美金 。 美国草坪在6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之间 , 旺季需要一个月割草2-3次 。
从传统户外工具数据来看 , 存在持续的增长空间 。 根据Statista数据 , 2018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 , 2020年达到301亿美元 ,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62%;预计至2027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可达440.7亿美元 , CAGR为5.60% 。
割草机出现智能化机会以前 , 这样的刚需让富世华和宝时得赚得盆满 。 他们旗下3个品牌 , 每台割草机器人定价在949美元到4799美元不等 。 其中富世华2021年的销量是6.7亿美元 。 这三家的产品都是需要埋线的割草机器人 , 即人工将铜线埋在草坪上或者草坪下 。 人工上门预埋线的成本在300-400欧 。
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
文章图片
图源:兴业证券
在割草机器人的智能化上 , 大公司和初创公司处于同一起跑线 。 “这个时间点 , 就像是电动车去颠覆混合车 , 会有新的品牌诞生 。 ”邦鼓思创始人陈越凡说 。
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
文章图片
图源:兴业证券
集中度如此高的割草机器人市场中 , 为什么新公司的新产品有机会?为什么龙头老大迟迟未出智能割草机器人产品?事实上 , 割草机器人产品看似简单 , 实则复杂 。 市场很大 , 但要拿下并不容易 。
首先 , 割草机器人在投入市场之前需要漫长周期 。 扫地机器人从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周期大约为一年 , 但割草机器人的研发测试时间需要2-3年 , 产品小规模销售后获得反馈 , 又需要1-2年;公司从初创到盈利 , 需要至少5年时间 。
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割草机器人所处的室外环境更复杂 。 受到草质、湿度、光线等多种因素影响 , 割草机器人在算法层面需要累计大量的真实测试数据 。 与此同时 , 产品在室外跑测试时 , 还需要搭配适合的技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