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之外,多“链”时代正在到来( 三 )


BSC,币安智能链 。如果我们也对区块链的生意进行收支计算(部分人认为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不是企业,也没有利润空间 。但三林以为,即便是技术本身也是需要开发成本,更不用谈基于区块链的种种商业可能性),最接近实现盈利的区块链就是BSC,每天赚取约140万美元费用,维护成本则为174 万美元,虽还未盈利,也不算是巨额亏损运营(不少平台目前都还处于海量烧钱阶段) 。
囿于文章篇幅,本文不再介绍其他链 。
不过,到这里我们基本也能发现:为什么区块链领域有一个“独占鳌头”的以太坊还不够 。因此,以太坊网络无法满足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全球扩展需求,庞大的区块链在发展,随着交易需要的不断增加,其他新的智能合约(也即新链)的出现避无可避 。
当然,以太坊自己也在修正进行中 。
为了不影响去中心化特性,同时增强网络的可扩展性、安全性与能源效率,以太坊2.0(ETH 2.0)应运而生 。在2019年提出这一概念后,ETH 2.0也已经过渡了很久 。近期,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e Lubin表示,以太坊2.0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届时三林也将带来相关消息 。
区块链之争才刚刚开始
以太坊带头进入模块化区块链时代,基于区块链的加密经济花园逐渐开放 。未来,以太坊如何演化,未来整个区块链领域会如何连接在一起,很多人都很好奇,其中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以太坊有多个可互操作的客户端,由独立团队用不同的语言开发和维护,但以太坊或者区块链是不是真的就很安全?
2016年就发生过一起知名的“数字盗窃”事件 。黑客利用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漏洞,攻击当时区块链最大的众筹项目——The DAO,最终被黑客在短时间内盗走360万个ETH 。
在区块链领域,除投机者外,大家的共识可以说是创造一个公平、去中心、人人参与的共识网络社会 。但理想总是美好,现实是:我们还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过渡时期,这就让其他未能进入大众视野的链的发展颇受掣肘 。
无他,市值排名最靠前的链拥有“超能力”:依靠流动性带来资本,网络效应加剧流动性的优势循环,保持住已有的优势,这就是赢者通吃 。
当然,相较于对于以太坊能够“赢者通吃”的乐观,也不乏一些人认为以太坊只是过渡产品 。基于以太坊的种种历史和缺陷,有人认为以太坊只是区块链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虽然现在是最大的公链,但随着区块链的成熟和需求分化,以太坊会像现在的Web2.0网络世界很多平台一样,被更多后来者取代 。
而现在的情况是,区块链领域之争,颇有些焦灼意味 。
我们在上文提到的几个主流链,如Solana,Avalanche和Terra已经盖过了以太坊的势头,现在的局势就像国内的平台大战,无论是当年的打车软件之争,还是社区团购的热火,平台之争不断在各大行业上演,国内不少人认为区块链也会如此 。
有人押宝以太坊,Solana、Avalanche、Terra之类的新链(新的智能合约),也有以太坊的忠粉为其据理力争 。
三林以为,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尚在早期,大规模采用也还未实现,技术本身仍有很大优化空间,漏洞不少,未来如此,未成定局 。
我们还需要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