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一文读懂:这种电视看了会更伤眼?( 二 )


要想不受频闪影响 , 则需要超过 3125Hz , 这样我们就察觉不到 , 好一个眼不见为净!

其实除了 OLED 屏 , LED / LCD 屏同样也会有频闪 。
只不过前者频闪在 300~600 次左右每秒 , 而后者的灯珠每秒可以闪上万次 , 自然而然的不会感觉到有频闪的存在 。

(图源网络)
频闪根源的「调光频率」
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 , 采用 OLED 屏的设备都难逃会有频闪 。
那为什么会有频闪呢?其实就是——控制屏幕亮度所产生的“副作用” 。

按照目前的技术而言 , 常见的两种调光方式为:DC 调光和 PWM 调光 。
简单来说 , 前者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路的功率 , 实现屏幕亮度的调节;后者则是通过屏幕的「亮」和「灭」来改变亮度 , 一闪一灭的就会产生频闪 , 对这些频率敏感的人看久了便会有影响 。
现在大多数人的手机就是 PWM 调光 。

由于手机使用的频率比电视多 , 所以一开始很多厂商在同样 OLED 屏的手机上尝试采用 DC 调光技术 。
虽说叫 DC 调光 , 但其实和 PWM 调光类似 , 万变不离其宗 。
如果想要实现没有频闪 , 则需要保持屏幕常亮 , 并且要控制每个像素点的亮度保持一致 。 可一块屏幕上百万个像素点 , 一旦低亮度的时候 , 则会容易出现显示效果偏差 , 轻则一块黑一块白体验很差 , 重则让像素点衰弱 , 也就是烧屏 。
所以小米等手机适配了 DC 调光模式 , 底下就有段小字:「开启 DC 调光后 , 屏幕局部显示会有偏差」 。 虽说屏幕霸霸三星早期也曾做过 DC 调光模式 , 但后面貌似不愿做 , 据称是不想糟蹋这块这么好的一块屏幕 , 选择 PWM 调光 。

不过 DC 调光也不是没用 , 毕竟 PWM 调光这种一闪一灭的高速频繁亮暗 , 虽说 der 我不是“写轮眼” , 但也是人的眼睛呀!看久了眼睛确实会干涩疲劳 。
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那肯定是有的 , 不然都让你教厂商做屏幕了 。
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 厂商们只好折中一下 , 选择以 DC 调光为主 , 万一亮度降到很低不符合要求 , 则会切换至 PWM 调光 , 反正都那么暗 。

至于 PWM 调光 , 也分高频和低频 。
少数人可能对可视的低频 PWM 敏感 , 从而感到部署 , 但如果是高频 PWM 调光的话 , 几乎所有人不会敏感 。 另外 , 波动深度高低也是很关键 。
在这里 , der 就不费那么多口水仗说一堆参数对比了 , 直接引用大佬「蓝大仙人」的一些结论:
低频 PWM + 高波动深度——会造成一些人的生理不适 。
低频 PWM + 低波动深度——绝大多数人不会感到生理不适 。
高频 PWM + 高波动深度——绝大多数人不会感到生理不适 。
高频 PWM + 低波动深度——几乎不会有人有生理不适 。
当然 , 现在电视产业发展还是蛮成熟的 , 绝大多数 OLED 电视都用上高频 PWM + 低波动深度 , 不会有什么明显的伤害 , 但用高频 PWM 调光的电视长时间观看 , 还是会容易疲劳而不舒适 。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三星 , 亮度稍低则会进入低频 PWM 调光 , 建议最好不要在太暗的环境下看 , 毕竟会很伤眼睛!
所以说买贵的电视或者手机 , 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哦 。

最后 , 电视有频闪不一定都伤眼睛 , 但低频 PWM + 高波动深度则容易让人眼睛感到不适 。
有的人会看习惯了不会不适 , 有的人特别敏感 , 一点都顶不住 , 因人而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