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吊打”USB 的接口,竟输给了一美元的授权费?( 二 )


姗姗来迟的USB , 速度落后FireWire几个次元 。 USB1.0提供两种速率 , 1.5Mbps的低速版本和和12Mbps的全速版本 , 与FireWire相去甚远 。 直到1998年的USB1.1发布之前 , 市场上都很少USB接口的设备 。
2000年 , USB2.0版本发布 , 理论最大速率飙升至480Mbps(53MB/s) , 终于赶超了初代FireWire 。 但仅过了两年 , FireWire的第二个重大版本就正式推出 , 名为FireWire800 , 又叫IEEE1394b-2002 , 速率翻倍达到786.4Mbps , 再次甩开USB一个身位 。
苹果“吊打”USB 的接口,竟输给了一美元的授权费?
文章图片
FireWire不仅有着速度优势 , 其工作方式也要比USB先进得多 。 FireWire支持设备以菊花链(DaisyChain)方式相互连接 , 一个接口就可以带动数十台设备 , 其中任意一台设备都可以控制网络 , 这是USB所不具备的 。 FireWire还支持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数据(全双工) , USB1.1和2.0一次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数据(半双工) 。
因其强大的速率和功能 , FireWire得到了专业市场的重视 , 索尼当时推出了一系列DV摄影机 , 就采用了FireWire接口 。 苹果从1999年的PowerMacG3蓝白机开始为Mac配备原生FireWire接口 , 此前的Mac电脑需要使用PCI转接卡才能使用FireWire 。
压倒行业的一美元
有这么强的FireWire , 为什么市场最终还是选择了USB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贵 。 FireWire造价高昂 , 不只是电脑本身 , 外接设备也需要搭载控制器芯片 , 使得成本居高不下 。
不过FireWire最贵的地方 , 是苹果狮子开大口的授权费 。 20世纪末的苹果还在艰难求生 , 乔布斯从IBM的专利模式中看到了商机 , 开始对FireWire收取授权费 , 每个接口一美元 。 这对行业是一记重击 , 厂商们因此转向了更便宜的USB 。
最气愤的莫过于英特尔 。 英特尔CTO当时就授权费一事与苹果展开谈判 , 苹果不为所动 , 英特尔一怒之下撤回了对FireWire的支持 , 转向USB 。 一个月之后苹果如梦初醒 , 将授权费降低到25美分 , 并承诺收益归于全体专利持有者 。 但此时的英特尔已经打定决心 , 没有再回头 。
第二个原因就是USB良好的兼容性 。 从USB1.0到3.x , 每一代接口都向下兼容 , 只要设备接口匹配就可以使用 。 FireWire虽然也提供了兼容设计 , 但在FireWire400与FireWire800之间需要转接器 , 为用户带来了额外的成本 。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 , 速度是虚的 , 加钱上转接器的成本 , 是实实在在的 。
苹果“吊打”USB 的接口,竟输给了一美元的授权费?
文章图片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 , 即FireWire诞生于苹果最为混乱的年代 , 苹果即便主导了FireWire的研发 , 在量产使用上却不怎么上心 。 第一台原生配备FireWire接口的Mac直到1999年才出现 , 这时FireWire已经推出四年了 。 更先进的FireWire1600和3200发布之后 , 苹果直接无视 , 没有在任何Mac上使用 。
苹果自己都不喜欢用 , FireWire的失宠就是必然的了 。 2008年 , 乔布斯宣布FireWire的“死亡”;2012年 , 最后一代搭载FireWire的Mac发布 , USB成为了行业的选择 。
结语
FireWire是一个苹果式的故事 。 对于消费者 , 对于行业来说 , 它很好但也很贵 。
从结局来看 , FireWire的贵压过了所有的好 。 性能更差 , 但价格便宜、兼容性好的USB赢得了大众市场 , 并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进化 , 承接起了FireWire的历史任务 , 于是我们就有了Thunderbolt 。 抛弃FireWire的Mac , 也已纷纷用上支持USB4的USB-C接口 , 也就是雷雳4、雷电4 。
苹果“吊打”USB 的接口,竟输给了一美元的授权费?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