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4K可能不如1080P清晰?带你了解视频画质的秘密( 二 )



许多创作团队或者个人在录制视频时会选择高于最终成片的规格 , 比如要产出1080P的视频 , 他们可能会录制4K分辨率的视频 , 方便后期的缩放和裁剪 。

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 , 用4K拍摄的画面会保留更多的细节和色彩 , 后期可以带来更干净的调色效果、更清晰的颜色呈现 。 即便最后只是输入1080P的视频 , 整体的画质、色彩都要优于用1080P规格录制后剪出的视频 。 为数不多的缺点则是剪辑4K视频对电脑配置要求更高 。
甚至目前一些高端的专业相机比如索尼A7r3、r4等 , 在Super 35mm格式下 , 相机通过使用全像素读取的方式超采样约5K分辨率像素的大量源信息并生成4K视频 , 从而获得更出色的细节和深度 。

另外 , 在拍摄的过程中 , 不同的拍摄环境(天气、光线)、拍摄参数(分辨率、帧率、对焦、感光度、白平衡)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最终的成片质量 。

第二类成片视频的素材来源也可以是现有视频或者片段 , 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解说类视频 。 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老电影 , 其二次创作的最终视频往往都是不如一些新出的电影 。
其次 , 为了便于传输 ,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视频素材基本都经历过二或者多次压缩 。 从不同平台下载的、不同压缩比率的视频素材也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成片 。
当然 , 视频的素材不仅仅只有前面提到的拍摄和已有素材 , 还可以是PPT、录屏内容等等 , 这里不具体展开 。
视频码率、编码如何影响画质目前用户手机各类视频App或者网站看到的视频 , 基本上都经历了二次压缩 。 目前国内外各大视频网站(包含短视频)普遍的做法都是降低视频的码率(也称比特率)来降低视频的数据量 , 从而缓解服务器和网络带宽压力 。

码率单位一般为Kbps或者Mbps , 指的是一秒包含了多少数据量 。 更高的视频分辨率 , 更复杂的色彩明暗关系 , 更快速的像素变化 , 都需要更大的码率来容纳 。 而如果视频的码率(数据量)达不到要求 , 视频的画质就会降低 , 画面中就会出现一些小马赛克或者涂抹的迹象 , 这一现象在科幻类的电影上较为常见 。

视频的码率一般无法直接在App或者手机端查看 , 部分支持在网页端视频播放界面 , 右键选择“视频统计信息”查看;或者在PC上下载视频后右键属性 , “详细信息”中查看;Mac则需要使用专门的播放器(比如iina) , 使用“检查器”查看 。

另外 , 码率分为恒定码率(CBR)和可变码率(VBR) 。 可变码率通常会更加实用一些 , 编码器会分析画面 , 在复杂的画面提供比较高的码率 , 在相对简单或者变化不明显的画面提供低码率 , 整体上提升了画质;而恒定码率目前则主要应用于网络直播上 。

除了码率外 , 视频的编码同样也会影响到视频的画质 。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编码格式为高级视频编码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ec)包含拍摄、视频封装和网站视频的播放等等 。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编码则为高效率视频编码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

反复的质量比较测试表明 , 在相同的图像质量下 , 相比于H.264 , 通过H.265编码的视频大小将减少大约39-44% 。 在一些比较主观的测试中 , 在码率减少51-74%的情况下 , H.265编码视频的画质还能与H.264编码视频近似甚至更好 。
即便编码效率更高、画质更高 , 由于H265编码更为复杂 , 专利许可费用昂贵加上需要硬件支持等问题 , 目前H.265普及程度或者使用率远不如H.264 。

不过 , 目前国内外科技巨头、流媒体平台都在探索更为高效的视频编码格式 , 比如VP9和AV1 。 比如目前国外的youtube在其2160P(4K)视频上普遍采用的就是VP9 , 而国内的小破站则在4K视频上使用了AV1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