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种性格?MBTI测试风靡下的社交心理学( 二 )


而在信息过载的当代社会 , 人们的注意力是及其有限的 , MBTI性格测试在没有过多的营销活动的情况下 , 以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effect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 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 , 即使内容空洞)唤起了网友们的共鸣 , 最后再给予网友们相应的社交货币 , 这些导致了MBTI人格测试题的裂变式传播 。
所谓社交货币 , 是美国沃顿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JonahBerger)在《疯传》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 它是用来衡量用户分享品牌相关内容的倾向性问题 。 社交货币的观点认为 , 我们在微信和微博上讨论的东西就是代表着 , 并定义了我们自己 , 所以我们会比较倾向于分享那些可以使我们的形象看起来高大上的内容 。
简单来说 , 你朋友圈发什么 , 就代表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 在微信中分享自己性格测试的结果 , 实际上则是展现、树立自己美好形象的大好机会 , 毕竟答案池里有很多的溢美之词 。
社交媒体时代 , 大家都需要夸奖和赞赏 , 都想要为自己立一个美好的人设 , MBTI性格测试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 , 为共同造就了一场标签化的社交狂欢 。
最终这样在朋友圈等私域内的传播 , 扩大到了公域 。 社交媒体上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MBTI表情包 , 还有好事的网友给各种影视人物、历史人物、甚至神话人物测MBTI 。
你是哪种性格?MBTI测试风靡下的社交心理学
文章图片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 ,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 MBTI性格测试满足了人们自我认可的主体性需要 。 在心理学理论中 , 自我认可主要表现为个体有自我美化(self-enhance)、自我确证(self-verification)等倾向 。
1.自我确认的需要
近些年来 , 各种心理测试 , 都保持着一定的热度 。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 有关于“性格测试”相关的内容 , 都有不错的流量 , 它映射出了年轻人个人性格探索和自我确认的需求 。
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认识自己的脚步 , 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刻着的经典铭言:“认识你自己”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 苏格拉底则将这句话作为其哲学原则的宣言 。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总是在不停地确认自己是谁 , 确认自己是什么样子 , 确认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 。
而星座、MBTI , 正是非常便捷的自我确认工具 。 我是处女座的 , 所以我在意细节 。
我是ESTP , 所以我喜欢与人争论 。 人们不需要借助工作、生活、社交等实践 , 就能从测试、解读中 , 确认自己的性格 。 相比而言 , 非常便捷 , 几乎毫无成本 。 而且 , 这些测试、解读 , 在满足自我确认需求的同时 , 还会为我们提供人格美化服务 。
2.自我美化需要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上 , 自我美化常常体现在滤镜文化上 , 修图、滤镜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社交礼仪 , 人们对自己不添加滤镜的“素颜”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
其实 , 我们可以把MBTI的测试看作是另一种形态的“人格滤镜” 。 因为MBTI测试的结果往往都有着浪漫文案的加成 , 如饱含着腼腆、敏感、完美主义以及自卑的INFP被描述成“治愈家”、“空想家”或是“哲学家” , 理智的INTP更是被看作是“神的孩子” 。
裹着氛围感糖衣的人格类型 , 使得人们更倾向相信MBTI的测试结果 , 甚至有人为了测出心中的理想人格 , 不停更改自己的测试答案 , 毕竟谁不想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天选之子”呢?社交网络上有很多人把MBTI的测试结果当做了社交名片 。
3.社交的需要
MBTI测试的火爆同时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生存的矛盾:他们一方面想要躺平 , 在口头上拒绝社交 , 另一面 , 却害怕孤独 , 希望寻求社交 , 寻求团体 , 寻求和自己相似的圈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