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基础函数20例,案例解读,再不掌握就真的Out了!( 二 )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D3:D12J3G3:G12) 。
解读:
因为条件范围为D3:D12 , 求和范围为G3:G12 , 所以不能省略求和范围G3:G12 。
四、Excel基础函数:Sumifs 。
功能:对一组给定条件指定的单元格求和 。
语法结构:=Sumifs(求和范围条件1范围条件1条件2范围条件2……) 。
目的:按“性别”计算相应“学历”下的总“月薪”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S(G3:G12D3:D12J3F3:F12K3) 。
解读:
1、第一个参数求和范围为必须参数 , 不可省略 。
2、条件范围和条件必须一一对应 , 否则无法得到预期的结果 。
五、Excel基础函数:Countif 。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单条件计数) 。
语法结构:=Countif(条件范围条件) 。
目的:按“性别”统计人数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D3:D12J3) 。
解读:
如果要统计非空单元格或数值类型值的个数 , 则可以使用Counta或Count函数 。
六、Excel基础函数:Countifs 。
功能:统计一组给定条件所指定的单元格数 。
语法结构:=Countifs(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 。
目的:计算指定“性别”下相应“学历”的人数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S(D3:D12J3F3:F12K3) 。
解读:
条件范围和条件必须一一对应 。
七、Excel基础函数:Vlookup 。
功能:搜索表区域首列满足条件的元素 , 确定待检索单元格在区域中的行号后 , 再进一步返回选定单元格的值 。
语法结构:=Vlookup(查询值数据范围返回值的相对列数[匹配模式
) , 匹配模式分为0和1两种 , 0为精准匹配 , 1位模糊匹配 。
目的:根据员工“姓名”查询对应的“月薪”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J3B3:G1260) 。
解答:
第三个参数“返回值的相对列数”是相对于第二个参数“数据范围”而言的 , 并不是数据表中的列数 。
八、Excel基础函数:Lookup 。
功能:从单行或单列或数组中查找符合条件的值 。
语法结构:=Lookup(查询值查询值范围[返回值范围
) , 当“查询值范围”和“返回值范围”相同时 , 可以省略“返回值范围” 。
目的:根据“部门”和“岗位”查询对应的员工“姓名”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LOOKUP(10/((E3:E12=J3)*(F3:F12=K3))B3:B12) 。
解读:
此用法为Lookup函数的变异经典用法 , 其实质认为向量形式 , 但此处必须掌握Lookup函数的向后兼容的特点 , 即当查询不到目标值时 , 自动匹配小于当前值的最大值 , 并返回对应的值 。
九、Excel基础函数:Evaluate 。
功能:宏表函数 , 对指定的名称进行求和 。
语法结构:=Evaluate(名称) 。
目的:计算物品的体积 。

方法:
1、选定第一个待计算的单元格 。
2、【公式】 , 在【定义公式】选项组中单击【定义名称】 , 打开【新建名称】对话框 。
3、在【名称】中输入“体积” , 在引用位置中输入:=Evaluate(C3)并【确定】 。
4、在第一个待计算的单元格中输入:=体积 。
解读:
【新建名称】对话框中的【名称】可以自定义 , 但不可与已定义的名称重复 。
十、Excel基础函数:Concat 。
功能:连接列表或文本字符串区域 。
语法结构:=Concat(字符串1[字符串2
……)
目的:将同一员工的信息合并到指定单元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