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魅族难以入眠( 二 )


在此之后 , 魅族Pro7系列的市场表现极为关键 , 它既要承载魅族手机高端突破的责任 , 也要在市场表现力和用户口碑上为魅族品牌争到更多“分数” 。 至于最后的结果 , Pro7系列的表现并未达到魅族的预期 , 用户口碑甚至不如上一代Pro6系列 , 魅族的一系列改变也由此开始 。
不被市场认可的魅族Pro7系列 , Plus至臻版的价格高达4080元 , Pro7联发科X30版的价格也达到了3380元 , 价格远高于同期的小米数字系列 。 从产品设计理念到价格 , 不被认可的Pro7系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魅族的公司经营和品牌形象 , 黄章也称 , 要对Pro7产品定义和造成库存的问题追责 。
2022,魅族难以入眠
文章图片
在魅族Pro7系列发布的这一年 , 黄章宣布重新出山打造一款梦想手机 , 迎接魅族的15周年 。
此外 , 经历了魅族Pro7系列的失败后魅族的变化不断 。 魅族手机产品线被压缩 , 魅友们再也等不到MX7 , MX系列和Pro系列被随后的数字系列取代 , 魅蓝品牌也被取消 , 至于魅族三剑客(白永祥、杨颜和李楠) , 也相继离开魅族 。
魅族15系列之后 , 魅族的路走歪了?
2018年4月22日 , 位于浙江嘉兴的乌镇天气比往常多了些许燥热 , 最高气温达到三十摄氏度 , 但丝毫抵挡不住魅友和许多科技数码媒体们的热情 , 他们都在等待着黄章称之为“小试牛刀”的魅族15系列的发布 。
在发布会上 , 登台介绍产品的是时任魅族首席营销官的杨柘 。 以往听惯了老白(白永祥)不标准普通话的魅友们 , 可能开始有些怀念过去的魅族发布会 , 但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 , 魅族15系列开始 , 魅族的产品和市场策略都在发生变化 。
产品端 , 4月底发布的魅族15系列刚亮相没多久 , 9月就迎来了魅族16系列 , 看似魅族旗舰换代速度在加快 , 本质上15系列更像是契合魅族15周年和转型做的过渡产品 。
市场端 , 魅蓝系列被取消 , 可能是考虑到元器件库存等因素 , 推出了魅族X8和魅族V9等性价比机型 , 同时线下销售渠道也不断减少 , 许多门店不是倒闭就是转投其他手机品牌 。 至于往后几年的魅族 , 市场运营基本都围绕数字系列展开 。
这也就不难理解被网友们称为“万物皆可OTA”的魅族手机系统更新方案 , 毕竟每年发布的机型十分有限 , 为了保持市场热度和减少老用户流失 , 只能以OTA的方式应对 。
魅族15系列开始 , 魅族再次回归“小而美” , 2020年时只发布过魅族17/17Pro两款机型 。 然而其他国产厂商 ,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近身肉搏 , 在本该继续吸引新用户的时刻选择偏安一隅的魅族 , 面临着市场热度降低、销量下滑等现实问题 , 这也许是其选择回归小众的代价 。
2022,魅族难以入眠
文章图片
2020年第三季度 , CINNOResearch的销量监测数据显示魅族的市场份额仅有0.3% , 推测单季度的销量已经下降至20-40万台之间 , 全年销量可能在100-200万台之间 。 对比2017年的近2000万台销量 , 2000万到200万的跨越只经过了三年 。
一方面 , 产品线收缩的魅族仅靠数字系列撑不起足够的市场热度和销量 , 只取消了魅蓝却没能拿出相应的替代方案 , 白白贡献出需求量巨大的千元机/百元机市场;另一方面 , 收缩产品线的方案更像是在逆潮流 , 小米独立出红米单独扩市场 , 华为、OPPO和vivo也都发展自己的子品牌 , 就连高冷的苹果 , 也推出SE和Mini这样的主打细分市场的机型 。
2021年魅族也意识到产品线过于单薄的问题 , 推出魅族18X的同时宣布魅蓝回归 , 发布面向百元机市场的魅蓝10补救 , 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