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刘强东的隐退,给电商三国杀时代画上了句号( 二 )


当时互联网才刚刚兴起 , 大学时的黄峥在技术圈内小有名气 , 也因此结识了无光无两的丁磊 。 2002 年 , 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硕士 , 丁磊顺势给他介绍了另一个重要人物:段永平 。
此后 , 段永平成为黄峥事业上的重要领路人 , 不论是他毕业后选择进入谷歌拒绝微软 , 还是辞职后创立的电商公司欧酷、乐其(Leqee)等 , 背后都少不了大佬支持 。 值得一提的是 2006 年 , 段永平用 62 万美元的价格拍下巴菲特午餐 , 按约定他可以带同行者 , 他在众多人选中带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黄峥 。
2015 年 , 黄峥开始在内部孵化一个新的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 。 新项目的名字叫拼好货(拼多多的前身) , 正式开启了他搅动传统电商格局的生涯 。
相较于刘强东的激情澎湃 , 黄峥很少有「惊人之举」 , 回忆自己的故事时更多的是平淡 , 他甚至会用用「狗屎运」形容自己的境遇 。

黄峥

而黄峥的谷歌「前同事」蒋凡的经历 , 则被更多人称为「爽文男主」的范本:18 岁奥赛省级一等奖保送复旦大学计算机系 , 21 岁在李开复的慧眼识珠下进入谷歌 , 2010 年 25 岁的蒋凡创办友盟 , 3 年后公司被阿里 8000 万美元收购 , 28 岁实现财务自由……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风口之上 , 甚至在媒体的报道里 , 蒋凡的大学信条都带着「凡尔赛」的味道——能考 60 分 , 就绝不考 65 分 , 多一分都觉得浪费 。
蒋凡原本仅打算待到合同期满就走人 , 时任阿里 COO 的张勇抛来了橄榄枝:「想不想咱们一起折腾点事情?以后你可以讲故事给孙子听;想不想一起在阿里这个舞台上表演一下?留下一点记忆?」如此 , 蒋凡又在阿里 ALL-IN 无线战略的转折点中 , 扮演了重要角色 。
02 大势交叠 , 人生起伏 2015 年 , 当黄铮带领拼多多以进军下沉市场的姿态出现在电商巨头面前时 , 无论是阿里的张勇还是京东的刘强东 , 都未曾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
张勇提及拼多多 , 曾多次评价其只不过是一家为淘宝培养用户习惯的公司 , 刘强东则表示:「我不在意商业模式是什么 , 重要的是顾客体验 , 购物超过三次就会有答案 , 拼多多还很年轻 。 」
彼时阿里还在消化快速增长带来的甜蜜蛋糕:「双十一」活动不断刷新着销售纪录 , 前一分钟还是庞大的数字 , 后一秒则成为历史;蒋凡把「踩风口」的能力再次复制到了阿里 , 手淘也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吞吐流量 , 2015 年手淘日活以接近 100% 的增速达到 1.1 亿规模 , 蒋凡一战成名;2016 年 , 蒋凡及时入局直播电商 , 推动淘宝后来居上……智研咨询的报告显示 , 2016 年阿里占网购市场份额的 76.4% , 淘宝垄断 C2C 市场 , 天猫在 B2C 市场份额达 56.6% 。 当年阿里年营收从 2014 年的 700 亿元 , 涨到了 1438 亿元 , 两年时间翻了一番 。

蒋凡
可以说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阿里 , 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在电商领域的帝国位置 。 蒋凡也在 32 岁那年 , 成为执掌万亿生意的淘宝总裁 。
即便早在 2016 年就上线了拼购业务 , 作为腾讯发力电商抗衡阿里的「天选之子」的京东 , 并没有多少心力研究社交电商 , 京东内部也并不看好「拼多多模式」 , 认为其简单粗暴 , 低价策略吸引的都是价格敏感性客户 。 最重要的敌人永远是第一名 , 京东和刘强东的眼里 , 只有阿里;不论是「双十一」和「618」上的二选一 , 还是在垂直赛道的生鲜、母婴的一系列角逐 , 抑或是启动无界零售战略 , 京东始终在顽强追赶阿里的脚步 , 身后则有腾讯纵横捭阖的操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