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亏损、裁员、溃败,谁还敢加盟共享充电宝?( 二 )



如此火热的市场自然引来了大量新玩家的入场 ,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市场规模为90亿元 , 到2028年有望增长至1063亿元;2020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36.2% 。
2021年4月 , 怪兽充电率先上市 , 成为共享充电赛道的“第一股” 。 紧接着 , 搜电和街电合并 , 并使用新品牌名“竹芒科技” 。 凭借两家积累起来的投放充电宝和充电服务点 , 竹芒科技一跃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 , 盖住了“第一股”怪兽充电的风头 。
但这看上去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赛道 , 却成为共享充电宝最后的辉煌 。
涨价、亏损 , 行业内卷一片狼藉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无非就是扩张服务点、投入设备、躺着收租金 。 如此简单粗暴的“包租婆式”运营策略就导致竞争壁垒严重低下:谁承包的充电服务点多 , 谁就能占领市场;不追求质量 , 单靠数量领先对手 。
于是共享充电宝各大品牌开始疯狂内卷 , 为了签下更多的充电服务点 , 向商户承诺高昂入场费和高分成比例 。 往往一家店铺 , 同时被三四家共享充电宝品牌争夺 。
据界面新闻采访报道:商户入场费价格极其混乱 , 经常出现恶意抬价、前后价格不一致的情况;有了议价权的商户则要求品牌一次性结清入场费 , 并预估每月的流水 , 按比例来预先支付分成;一些客流量较高的KTV、酒吧、夜店 , 入场费高达20万元 。
各个品牌疯狂内卷就导致销售与市场费用居高不下 , 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怪兽充电在2021年的市场费用高达8.14亿元 , 占当季总营收的比例87.53% , 激励金从9.28 亿上升到15.77 亿 , 同比增长70% 。
小电科技2018-2021年 , 分成费率从24.2%增长至38.2% , 激励金从1.05亿元增长至10.13亿元 , 而进场费率则从1%增长至16.3% 。
充电服务点是多了 , 但钱都被商户门店老板赚走了 , 空留不停亏损赔钱的共享充电宝品牌 。 亏损扩大之后 , 涨价成了各大品牌唯一的手段 。
在共享充电宝初期 , 租金普遍是1元/时或2元/时;到了2020年 , 价格开始翻番 , 达到了4元/时;2021年 , 共享充电宝常见价格区间5-6元/时 。 甚至 , 在共享充电宝在热门景区、KTV、酒吧等场合的高达10元/时 , 简直比特斯拉充电还贵 。

(来源:网络整理)
而这些企业收了高额租金 , 却没有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
截至目前 , 在黑猫投诉平台 , 小电科技的投诉量超过18000条 , 怪兽充电的投诉量超过10000条 。 其中 , 投诉内容大部分是“好借难还”、“额外扣费”等 。
大量的消费者投诉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 2021年6月 ,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会议 , 明文要求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充电宝品牌整治定价规则、竞争行为 。
收益模式单一除了租金之外 , 共享充电宝没有其他手段来增加盈利 , 这也是共享充电宝赛道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为了缓解盈利模式单一的窘迫 , 目前共享充电宝仅剩的三位头部玩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 开始拓展第二业务 。
怪兽充电和上海迪士尼公园、北京环球影城达成合作 , 成为该景区的独家共享充电服务商 。 怪兽充电还成立白酒品牌“开欢” , 目前开欢天猫旗舰店粉丝仅2万人 , 热度最高的单品月销量不足50 。
小电科技在2021年招股书透露 , 小电计划和短视频公司合作 , 开设to B数字营销服务 。 组织内容创作者 , 为合作的商铺门店提供短视频制作及直播 。 但随着这一波的裁员 , to B数字营销服务在短期内可能见不到太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