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中国智造让冬残奥会更温暖( 二 )


该平台还提供人流监测服务 。 在不侵犯隐私前提下 , 对餐厅、核酸检测点、健身房等人员聚集区域进行实时人流状态统计和预测 , 运动员可提前在手机查看目的地人流量 , 既方便了运动员出行 , 又避免大规模聚集 。
导航软件早已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 可是在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冬残奥村中导航 , 只推荐无障碍路线甚至能对楼宇中无障碍卫生间进行精准定位 , 是怎样做到的?秘密就藏在分布于无障碍卫生间等地的传感器中 。 焦舰说 , 早在冬残奥村建村之初 , 就本着为无障碍人士带来便利的想法 , 除了注重无障碍硬件设施建设 , 还尝试实现“软硬结合” , 让冬残奥村成为“智慧村” 。 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无障碍经理梁晓东说 , 只有创造整体的无障碍环境 , 运动员们才能感受到全流线的顺畅 。
“我们了解到 , 冬残奥村里不少运动员使用我们的APP , 一致反馈很实用 。 ”焦舰说 , “不少运动员表示 , 他们经常用这个APP看实时就餐人数 , 实现了错峰吃饭 , 节省了时间 。 ”
“平台研发全过程都有无障碍人士参与 。 ”焦舰说 , “立项之初 , 我们进行广泛调研 , 了解无障碍人士的迫切需求并进行技术攻关;平台上线前的最后测试阶段 , 还邀请几十名无障碍人士深入体验 , 得到他们一致好评后 , 心里石头才落地 。 ”
焦舰说 , 冬残奥村为中国无障碍城市、无障碍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好样板 , 研发团队后续会进行总结 , 尝试将建设冬残奥村的成功经验推广 , 打造越来越多数字化无障碍社区 , “让冬残奥村的‘智慧’惠及更多无障碍人士 。 ”
“小设备提供大帮助”
冬残奥会举办期间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奥运保障机场 , 是涉残奥人员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 。 涉残奥人员中 , 视障人员比例不小 , 登机难度最大 。 如何让他们在机场内安全自主来回?中国民航总局第二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何东林带领团队研发出机场航站楼高精度定位导航设备 。
设备外形如同颈椎按摩仪 , 视障人士戴上它在机场内行走时 , 前方遇到障碍物 , 会通过振动方式来提醒躲避 。 设备还有导航功能 , 当视障人士想去登机口、无障碍卫生间等地方 , 只需说出目的地 , 设备会通过语音、振动等方式进行导航 , “需要左拐 , 设备左侧振动 , 右拐则右侧振动 。 ”何东林说 。
何东林说 , 之前视障人士在机场内行走需要手杖和导盲犬的辅助 , 经常会受到路过行人的格外关注 , 久而久之会对坐飞机产生抵触心理 。 他们的初衷是用这样一个小玩意儿 , “实实在在帮助无障碍人士 , 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 ”
这台小小的设备能否取代导盲犬?“传统蓝牙定位精度在2到4米 , 这台设备在蓝牙的基础上 , 融合光学、惯性导航等技术 , 实现了80厘米左右的亚米级精准导航 , 在环境特征明显的特殊室内区域中 , 可实现40厘米左右的精准导航 。 对障碍物检测范围也更大 , 使用该设备出行更安全 。 ”何东林说 , “设备上线前 , 我们邀请视障人士试戴 , 他们体验后非常兴奋 , 表示这是第一次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自主完成航空出行流程 。 ”
在研发过程中 , 研发团队成员曾纷纷蒙上双眼 , 戴上设备亲身体验 。 “当时手心直冒汗 , 一步也不敢迈 。 ”何东林说 。 最后 , 所有人即使什么都看不见 , 在设备帮助下也能到达目的地 。 “视障人士感觉更敏锐 , 如果我们可以 , 他们一定没问题 。 ”何东林说 。
为了帮助各国运动员更好地交流 , 中国智造拿出了许多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