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5亿用户后,钉钉开始练内功建生态( 二 )


此后发布的5.0版本也是个重要节点 , 因为疫情首次在线上举行了发布会 , 圈子等产品被推出 , 钉钉的私域流量被挖掘 。
也正是满足了企业触网后的沟通、管理、流量等诉求 , 钉钉迅速崛起 。 在2019年6月底 , 钉钉对外披露了一连串关键数据 , 包括用户数突破2亿 , 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 。
而从那时至今的2年疫情期间 , 钉钉也意外地收获自己的第二春 。
疫情中第一张健康码 , 就是来自叶军带领的团队研发出来的 。 其实一开始 , 政府想要做的是“复工码” , 因为复工就天然想到钉钉 , 用钉钉管理疫情下的生产 , 100个人的企业社区、政府如何审批 , 叶军带着团队做了两三个通宵 , 做出了最早的健康码 。 从政务版钉钉到健康码 , 钉钉赢得了不少政务单位的青睐 。
在教育的领域突然爆发 , 也是因为满足疫情期间学校的刚需 。 钉钉在教育领域深耕许久 , 当疫情来袭 , 全国大中小学生上直播课用钉钉 , 教务管理用钉钉 。 官方数据 , 疫情期间增加了1.5亿学生用户数 。
不仅有疫情带来的用户流量 , 钉钉也乘着企业数字化红利 , 瞬间席卷了很多的传统制造、零售等行业企业 。 而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企业需求 , 钉钉在其6.0版本中 , 将集团内的应用搭建工具宜搭升级为钉钉宜搭 , 并对外开放 , 方便企业自主搭建应用 。
在这次钉钉6.5版本发布会上 , 叶军提到钉钉上的活跃用户已经有1/3以上来自于2000人以上的企业 , 我们国内的专精特新企业也有一半在使用钉钉 。
据悉 , 此前钉钉内部组织建设是采用PO制 , 即业务负责人制 , 只对自己的业务指标负责 。 这种需求导向、分散的作战机制 , 带来的是快速决策和相应 , 满足需求、获得用户 。 在钉钉过去的6个版本迭代中 , 可以说钉钉通过自身与生态合作伙伴 , 打造的数百万大大小小的应用 , 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与需求 。
但钉钉也不可避免的臃肿、复杂 。 钉钉是谁?接下来要怎么做?做成什么?这是钉钉最近一年回答的问题 。
转向深度价值 , 从功能到场景客观来说 , 钉钉已经拥有足够规模 , 也拥有足够多的产品功能 , 如今更需要的是“做深价值”以及减法 。
做深价值 , 这是去年钉钉明确提出的战略转向 。 在叶军看来:“我们看一个1000人的企业 , 是不是有30%以上的人/员工每天在用钉钉 , 同时至少使用超过4个以上的场景 , 比如说他不只是写文档、群聊 , 也在使用生产管理系统、内部的会议系统等等 。 4个以上的系统 , 加上30%用户量的使用 , 我认为这个可以叫做有价值的活跃度 。 ”
从产品上 , 首先要做的是提供多个对用户与企业 , 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 。 在钉钉的6.5版本中 ,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 钉钉对自己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改变 。
首先是加强无缝体验和无感智能 , 即钉钉利用这次发布的“酷应用” , 实现了相比小程序更沉浸式的体验 。
“很多公司在使用OKR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 就是他买了一个OKR , 一个月就打开一次 。 ”正常解决OKR无法真正落地的办法 , 一般选择是将OKR提升到钉钉的首页重要位置 , 通过提升权重让大家常用起来 。
但钉钉有数百万应用 , 通过提升展示权重的方式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 叶军的解决办法是在群中设置轻卡片:把大软件的核心信息拆解为一个个小卡片 , 再把这种被拆解掉的软件嵌入到钉钉最高频的场景里 , IM、文档、搜索等产品 , 让信息在交流中演变起来 。
以与蓝凌共建的酷应用——叮当OKR为例 , 假如当有销售人员完成合同签署 , 就可以在卡片中填写进度完成30% , 相关人员就会收到提醒 , 对其进度进行点赞 , 或者领导对齐资源支持程度、同事对齐合同落地执行的进度 , 这样OKR在聊天中“活了” , 无需大家每周翻找钉钉的OKR , 应付式填写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