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皇帝谥号解释,汉朝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孝字?

古代 , 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 , 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 。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 , 其功绩和过错 , 不仅难以给出定论 , 也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 。所以 , 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 , 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总的来说 ,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 , 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 , 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 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 , 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
谥号制度形成 , 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 , 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皆施行谥法制度 , 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 , 因此把它废除了 。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 , 功高五帝” , 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 。想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 , 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 , 可惜只传了二世 。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
帝王的谥号 , 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 , 如西汉的皇帝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启谥景帝 , 东汉的皇帝刘秀谥光武帝等即是 。但是从唐朝开始 , 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 , 例天宝十三年 , 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 , 一般都偏长 , 其中称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 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 将美言懿语如此堆积 , 亦为奇葩 。
命谥的用字 , 有特定的规范 , 不可随意用字 , 也不可对立谥之字任意解释 。从最早的经典文献“逸周书 , 谥法解”开始历朝历代的谥法著述在百种以上 , 载录谥字约四百个 , 每个字都有特殊限定的意义 。

汉朝皇帝谥号解释,汉朝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孝字?

文章插图
汉朝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孝字?
师古曰:“孝子善述父之志 , 故汉家之谥 , 自惠帝已下皆称孝也 。”大概是说孝子会遵循父亲的意志 , 汉惠帝之后的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 。
【汉朝皇帝谥号解释,汉朝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孝字?】刘邦和刘秀并没有孝字 , 刘邦和刘秀都是开创了一个朝代的皇帝 , 皇位都是自己亲手打下来的 , 并不是继承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