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原标题:无人机是出行标配|无人机是出行标配!“古稀玩家”飞出网红航拍队( 二 )


“除了在我们到不了的高处拍全景 , 无人机还可以帮我们拍摄到很多独特角度的视频 。 ”为了使用无人机拍摄 , 73岁的伍国新常常要翻山越岭 , 然而在他心目中 , 无人机仿佛成了自己的一对翅膀 。 “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 就觉得幸福愉悦 。 ”在青川交界海拔4500米的莲宝叶则景区 , 他曾操控无人机冲上了5000米的高度;而他和徐建昌在2021年搭档完成的“广州珠江上首座人行景观桥桥身吊拱顺利合龙”视频更是热度不减 , 获得了24万点击量 , 让这两位七旬大叔一跃成为“网红” 。
谈起创作过程 , 伍国新说:“海心桥还在建设时 , 我心想它肯定会是广州的新地标 , 等桥身合龙的时候一定要去拍现场 。 ”但合龙当天 , 伍国新刚好痛风发作 , 他赶紧打电话给徐建昌进行了分工:徐建昌拍好现场后将素材送到伍国新家 , 伍国新立刻把这一素材剪辑补充进去发布 , 第一时间让更多网友知道了海心桥 。
为拍海心桥他打车追新闻
跟团出游帮老友拖延时间
第一次使用无人机的人 , 最担心的就是‘它会不会掉下来?’我说‘放心 , 你的手一放开 , 它就悬在半空了 。 ’大家试了之后都新奇又开心 , 看到大家开心 , 我自己也很开心 。 ”使用无人机3年多 , 徐建昌已经教会了很多人操控无人机 。
这个“广州珠江上首座人行景观桥桥身吊拱顺利合龙”的视频由伍国新和徐建昌合力完成 , 徐建昌回忆 , 当时他接到伍国新的“指令”后立刻打车出发 。 “时间很紧 , 我必须在海心桥桥身合龙之前赶到现场 , 那种心情和你们采访人员报道新闻是一样的 。 ”
徐建昌表示 , 无人机带给他的还有看到别人沉浸其中的快乐 。 “我们年纪大了 , 出游更多是跟团 。 然而跟团游往往不能自己掌握时间 , 对于我们需要拍摄的人来说是个难题 。 ”慢慢地 , 伍国新和徐建昌摸索出一套好办法:每次到达参观区后 , 伍国新迅速带着无人机和其他设备去景区拍摄 , 徐建昌则尽量提前回到集合点 , 教同车的旅客及导游、司机体验无人机操作和拍摄乐趣 , 并帮他们拍摄视频 。 “这样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 不会因为伍国新还没回来而埋怨 。
平时因带娃难免缺席
周末忙出门拍微电影
“我们无人机小组的成员并不固定 , 是自由、弹性的 。 实际上 , 老年人参与业余爱好的时间 , 常常会因为家庭事务而无法保障 , 尤其是女同学们 , 一涉及要带孙子孙女 , 马上就会很坚决地撤退啦 。 ”伍国新口中的“女同学” , 是和他、徐建昌一起导演、拍摄《伍国新的影像梦》的陈婉彝老人 。 今年63岁的陈婉彝已经有了3年无人机拍摄和剪辑的经验 , 接到采访人员电话时 , 她正为第二天到郊外拍摄而忙碌地准备着 。
“我刚升级为奶奶 , 周一到周五要帮儿子带孩子 , 所以周末的时间太宝贵了 , 我一般都和朋友们约着去拍摄 。 ”这已经不是她和朋友们第一次“自拍、自导、自演、自己做后期”制作微电影了 , 像她在自己视频号里呈现的海心桥片段 , 就是讲述她和几位好友“奇遇”的微电影 。 而几位老人都不闲着 , 把在家休息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 坐在电脑前忙着学剪片子 。
对伍国新来说 , 退休后能用大把时间拍摄、剪辑视频 , 他觉得自己“简直像老鼠掉进米缸里一样幸福” 。 “我从小就热爱视觉艺术 , 就拿令很多人感到困难的视频剪辑软件来说 , 我对着电脑不用看说明 , 一打开往往很快就知道怎么用了 。 我觉得自己是为这个而生的 。 ”徐建昌则觉得 , 拍摄、剪辑片子让他感觉很投入 , 生活很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