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互联网产品如何设计低成本高收益的对照实验?( 二 )


文章插图
果不其然,这意味着要干这事儿,除了包含设计成本、研发成本和维护成本之外,还有一开始添加优惠券框带来的负向营收。
不过笔者发现,这个例子还有更多可琢磨的地方:

  • 优惠券到底会不会刺激人消费?
  • 答案是肯定的。给了优惠券,不用白不用啊。实际是激发了用户损失厌恶的心理。
  • 画门法证明了「在付款页面添加优惠券输入框」带来的负向影响,那么优惠券还能怎么用?
  • 当前的主流电商平台,统统没有在付款界面增加任何跳转其他页面的可能性,拼多多甚至把购物车都去掉了。
  • 他们把优惠券本体前置到了选购的流程中。淘宝在付款之前帮用户领券,拼多多则用拼单的方式代替了优惠券。
拼多多|互联网产品如何设计低成本高收益的对照实验?
文章插图
  • 画门法并没有证明「邮件送优惠券无法提升营收」,怎么在不干扰其他用户的情况下,用邮件优惠券刺激用户消费呢?
  • 其实邮件送优惠券的古老手段依旧存在,但有两点不同:
(1)给一小部分用户分发,只为刺激忠诚用户的消费,且不会产生大规模的优惠券焦虑;
(2)在用户主页兑换,绝不干扰付款流程。
画门法在精益创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当你想在大学生中做一门露营烧烤的生意时,不妨先把门画出来——做一张简单的宣传单或意向表,看看有多少人报名。用丰满的事实,反向为商业谈判获得优势。
二、反证法张小龙说过,微信永远把响应速度作为最重要的用户体验来对待。
当然了,产品速度是越快越好。但提高十分之一秒的性能,到底有多重要?用户真的能感知到吗?
【 拼多多|互联网产品如何设计低成本高收益的对照实验?】要知道改进性能并不是个小活儿。我们既无法为一个肉眼无法感知的提升,专门组一个团队全力优化。也很难在所有团队工作半年后,单独拆出提速工作带来的真正效果。
必应和谷歌反其道而行之:想计算性能提升能带来多少收益,成本太高。那我用反证法——通过主动减速实验,计算性能下降会导致营收下降多少,再来反推,行不行?
这里需要用到一个关键假设,那就是局部线性近似:即该指标(如营收)对性能的变化图线,在当前值附近可以很好地被线性拟合。下图展示的就是一个常见的性能和关键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
拼多多|互联网产品如何设计低成本高收益的对照实验?
文章插图
支撑这个假设,有两点原因:
  • 经验之谈:如果是秒级别的变动,用户是可以体验到的,往往对于关键指标是断崖式下降。但毫秒级别的实验,用户感知不明显,就可以用线性近似。
  • 抽样验证:必应曾做过一个100毫秒和一个250毫秒的减速实验,而250毫秒实验中数个关键指标的差值,刚好大约是100毫秒实验的2.5倍左右(已考虑置信区间)。这也验证了线性关系的假设。
通过局部线性近似,大厂也得出相应的结论:
  • 对2017年的必应而言,每提高十分之一秒的速度,可以带来一千八百万美元的年度营收的增长
  • 在亚马逊,一个100毫秒的减速实验降低了1%的销售量。
除了减速实验之外,我还想提及一个内容平台相关的「砍内容实验」。思路也是用砍掉一部分某分类内容带来的损失,来预估增加相应内容带来的收益。
实验的基本假设是:这类内容是没有达到饱和的。如果实验组砍掉100篇内容带来了50%的数据损失,那么增加100篇该分类内容就可以带来5%的数据提升。
但和减速实验一样,要注意量级过大的减速和减量会导致非线性的跌幅,大刀阔斧的减量带来的数据结论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