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三 )


从透露的信息来看,小米的造车周期很长,计划投入规模很大,要搭建很长的供应链,是妥妥的重资产烧钱项目。
整体来说,小米造车业务有几大难题,首先是整个电动汽车的前期行业的红利期正在过去——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采取了梯度补贴退坡的政策,明年或取消新能源补贴,收取购置附加税,这让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车原本的价格竞争力、成本优势不再。
而小米汽车量产时间表是在2024年,届时如何突围蔚小理愈加强化的品牌优势、技术能力与用户认知已经越来越难。
其次是小米在手机主战场的产品能力与品牌对造车业务并没有形成正向资产。简言之,小米在手机核心腹地并没有形成自身较高的产品、技术与品牌壁垒,无论在品牌层面还是在技术上,都无法为小米汽车的信任价值与品牌形象加持。
因此,这决定了小米汽车未来要打开市场空间,最好一出手就不凡,由此形成超出市场预期的产品能力来打动消费者与投资人,但从小米在最近一两年手机市场的产品表现来看,这并不容易。
在小米等手机厂商看来,造车与造手机的思路其实也差不多,就是供应链整合+代工模式。从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国内的产业基础已经相对成熟了。
但汽车相对于手机,不论在体积、零配件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要远超手机产品,尤其是在整合供应链、品质把控层面。
在汽车产品上,人们也更注重品牌、品质、安全性。小米走访了很多车企,投资了很多供应链企业,但它是否能在汽车产业建立扎实的品控与安全品牌形象,还有待时间验证与观察。
如前所述,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注重营销与粉丝社群的建设,这与小米过去互联网手机的玩法不谋而合。因此,小米盯上造车,也意识到这与它的基因有着某种调性的类似之处,这或也是雷军要在造车上赌一把的重要原因。
谁胜算更大?整体而言,手机厂商造车,是从易到难,几乎是从0开始,是重投入的烧钱项目,与整个汽车行业原有基本盘竞争,且红利时间窗口接近关闭,在原有核心业务上无法借力,项目量产有时间表,但项目盈利的时间表还遥遥无期,这也是为何小米的股价一直在低位(截止2月25日收盘,14.74港元/股)徘徊。
小米汽车|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谁更有戏?
文章插图
而汽车厂商造手机,是从难到易,且有退路,能卖的好自然好,如果卖不动就直接作为汽车赠品搭售,也能成为一个潜在的加分项。从蔚来等车企本身来看,有圈层粉丝效应的加持,为手机买单的概率是存在的。
因此,蔚来造手机与小米造车,虽说成功可能性都不大,但相对而言,蔚来吉利等汽车厂商在心态上更轻松,投入成本可控,随时可以回撤。
但手机厂商造车,由于整个市场正在变得成熟,前中期投入非常大,在供应链、软件开发、智能座舱等方面需要持续投资布局,不成功虽然可以回归主业,但由于汽车对资金与现金流的消耗往往会对主业产生巨大影响。
且随着汽车项目投入越来越大,很难中途放弃,缺乏腾挪转移的空间,几乎是孤注一掷,风险相对要大的多。这也是为何从恒大到乐视,都倒在了造车的梦想上。
综合对比来看,蔚来造手机要比小米造车的难度与风险都要小的多,如果蔚来、吉利们造车控制好自己的野心,只寻求为汽车生态搭配一个增值属性的配套产品,成功可能性或许更大。
而小米其实需要忘记股价焦虑,轻装上路,采取适合自己、资金链可控的产业链轻模式,这或许才是小米造车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