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终于,安卓手机不再拼摄像头数量了( 二 )





去年的小米11 Ultra , 直接拿出了 1/1.12 的超大底传感器 , 这已经非常接近过去卡片相机的大小了 。

同时 , 老牌相机厂商徕卡更是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手机 , Leitz Phone 1 , 直接拿出了 1 英寸超大底 。



机哥大受震撼 。

大家好像不约而同地希望让手机彻底成为能打电话的相机 。

但在同期 , 向来以影像闻名的谷歌 Pixel , 用的却是一颗不大不小的 5000 万像素 1/1.31 的主传感器 。

仔细一看 , 原来谷歌换上了自主研发的 Tensor 处理器 。



同期 , iPhone、华为也都是凭借着自主研发的处理器 , 加上一颗不大不小的传感器 , 打出了自己的影像实力 。

手机厂商下一阶段 , 好像都在卷自研芯片 , 为什么?

首先 , 并不是高通和发哥的芯片算力不强 , 而是因为这些非自研的芯片 , 往往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调校 。

就像大家平时吃外卖 , 就算外面做得再好 , 但食材你不能自己选 , 炒菜的火候不能自己选 。



高通和联发科就像美团上评价最高的外卖 , 但是和大家自己想吃的那个味道就是差了那么一点 。

所以手机厂商们 , 也是在这一时刻不约而同的 , 希望从底层开始自己做 。

就像自己掌握了食材、厨师、菜谱 , 真正做私人定制的大餐 。
手机厂商的下一个卷点 , 只能是芯片 。



因为只有搞出一颗自己的芯片 , 才能彻底打通任督二脉 , 从芯片-传感器-算法-软件彻底完全打通 。

说到这儿 , 你摸过芯片吗?

机哥摸过 , 在小米 11 那会儿 。



你很难想象 , 这东西是从砂子来的 。

造芯

人们从石英砂提炼出超高纯度的单晶硅 , 由单晶硅变成晶柱 , 再切割打磨为晶圆;

以晶圆为基层 , 涂上光刻胶 , 通过光刻、掺杂、蚀刻等流程处理后 , 我们日常能见到的砂子 , 就成了一颗芯片 。

这里头的技术和工艺 , 其实远不是文字上说的那么简单 。



无论是芯片背后繁复的电路设计 , 还是利用光刻机的光刻生产 , 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

这些年机圈最出名的华为麒麟 , 就通过自研的SoC打破了系统芯片相对稳固的格局 。

通过一代代的性能提升 , 逐渐取得行业领先的地位 , 同时也引来了外界的打压 。

而最近这两年 , 国内的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各个领域 , 陆续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芯片 。

影像方面 , OPPO 采用台积电 6nm 的工艺打造了首个自研影像 NPU 芯片马里亚纳 X , 18 TOPs 的超高算力甚至超过了苹果的 A15 处理器 。



都说做芯难 , 到底有多难?

关于这个问题 , 机哥想到了一个词:瓶颈 。

瓶颈

机哥从机友们感知最强、使用最广的影像领域来看 。

以前我们说「底大一级压死人」 , 更多是在相机里面的 。

相机的底大一级 , 差距大概是这样的:



这个差距是毫米 , 每一层级之间的长度和宽度差至少都有个 4~5mm , 大的甚至有接近 1cm 的长宽差 。

而在手机领域 , 却完全不同 。

此前业界闻名的索尼IMX700 , 放到这图里比所有框框都还要小 。



以前 , 手机的感光传感器顶多能塞进它们之间大小差距的那条缝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