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模型,该如何做分析?( 二 )
所以完全没必要遇到点问题就大喊:“读书无用”“都是忽悠人的”……
定价模型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来源于两点。
(1)现实中可以制造非理性消费,违反了经济学“理性人”基本假设
比如饥饿营销大多发生在粉丝群体里,容易引发情绪共鸣,无视真实生产成本。
饥饿营销的产品,也常常是科技产品、文化艺术产品、设计型产品,产品设计独特、噱头大,容易捂盘惜售,从而引发哄抢。
这个时候应该参考营销学的理论,而不是经济学。
(2)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只是市场小玩家,无法了解全面供需情况
很多商品,如果统计全行业销量,肯定和价格是反比关系。
但是具体到一家企业,其面临的消费者很有限,其面对的只是整个需求曲线中沧海一粟。
这时候,消费者更多与同类竞品比较,因此竞品远比消费者需求,更能决定价格。
所以,想做好自己企业的定价。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和业务计划的做法,而不是死磕书本,企图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四、现实做法现实中想做好定价,有更简单、靠谱做法。
(1)先定营销方案
要定的包括:
- 产品定位的档次是什么?
- 产品对标的竞品是什么?
- 产品计划的销量是什么?
- 产品营销的节奏是什么?
而总销量和营销节奏,则圈定了产品价格玩法。
其基本策略,可以用于一个矩阵模型来描述(如下图)。
文章插图
(2)再定成本基线
注意,成本的核定,和书本上讲的是完全一致的。
成本部分,除了互联网广告投放成本很玄学以外,其他成本大多来自生产线,因此容易核算清楚。
知道基线以后,就能结合营销策略,初步定出价格方案。
- 如果是薄利多销,就可以敞开了打价格战;
- 如果是高端路线,就得端着卖贵一点。
在上市前,还没有真实价格&销售数据,因此只能通过测试方式获得反馈。
相关方法,在市场调查领域有很多做法,比如:
要定的包括:
- 结合功能点,测试哪些功能点是值钱的硬属性,哪些是无感的软属性
- 成品盲测,各个成品混成一堆,盲测价格,看产品品质是否过关
- 带品牌测试,加入品牌因素后,再测看牌子+产品是否值特定价钱
- PSM测试,在品牌、产品都定性以后,做弹性测试,看价格涨跌幅范围
除了调研,在产品内部咨询、预订货、提前场发售等阶段,也可以收集来自行业专家、经销商、KOL的意见,不过大部分是定性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
(4)上市后产品调价
产品上市后,首发价格已经公布,后续只能在此基础上做浮动。
不过浮动的策略也是有很多的。
- 涨价策略,可以搞饥饿营销,可以搞限量版,可以搞捆绑组合。
- 降价策略,可以搞大数据杀熟,可以做优惠组合,可以搞季节性活动。
这些大部分跟营销活动策划有关,有机会再单独分享。
五、小结实际上,但凡书本知识,和大众心理、社会舆论、用户喜好等撞上,都会有多多少少偏差。
不止定价模型,经典模型如EOQ,AHP、概率决策等,都会遇到问题,后续再和大家慢慢分享,敬请期待哦。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来源:公众号:接地气学堂
- 智声|36氪首发|「黄鹂智声」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基于清华团队核心技术提供ENC通话降噪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
- 本文转自:36氪文 | 姚兰与“自由”相匹配的产品|运动生活品牌「fajo花椒星球」:不想对标别人,而希望别人对标自己
- ARM|ARM架构再起波澜,美芯片巨头蠢蠢欲动,倪光南的呼吁该重视了
- echo|智能音箱走下坡路,该反思什么?
- 除iPhone SE3外还有新Mac,苹果今年将推出多款M1 Pro/Max/M2产品
- 5G|5G的“漏洞”出现,中国运营商应该“警醒”了!
- 贴膜|你的手机到底该不该贴膜?内行人告诉你
- |小米手机最大战略失误就是LOGO应该选择一粒米
- 我依然是iPhone6P的“钉子户”,尽管它成了古董产品
- 显示器|全新支付方式出现,各大银行公开支持,微信支付宝该有危机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