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耗资超千亿,立志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阿里达摩院会是笑话吗?( 三 )


这十名获奖人中有5位是中国培养的本土博士,有7位具有海外科研经验,其中有3位女性科学家。从他们的研究方向,就可看出达摩院所聚焦的领域层次: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朱飞虎,主导研发航天器的“眼睛”,让“天问1号”度过火星着陆的“黑色9分钟”,稳稳降落在乌托邦平原,是45首位把科研成果送上火星的青橙奖得主;
青年数学家韦东奕,在流动稳定性方面的成果被世界闻名的布尔巴基讨论班专题讨论。
可以说,在人才培育与输出方向,达摩院近三年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
此外,在技术更新方面,达摩院从2018年起发力追赶,如今已经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2018年6月,阿里达摩院自主开发的新一代语音识别模型,在世界最大的免费语音识别数据库LibriSpeech上进行公开测试。对比以往的版本,阿里研发的语音识别模型训练速度更快、识别准确率更高。
此外,达摩院众多实验室中的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研发过一款高工业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及传输技术,在85分贝的工业噪声下,可以实现在一米处将正常音量的语音转换为文字,准确率高达94.6%。
这一发现,让众多车间的工人有了告别“通讯靠吼”的可能,目前这项技术依旧在更新当中,未来,团队希望能够在95分贝的工业噪声中实现语音精准转换。
除了机器智能技术的研究外,人工智能也是阿里达摩院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2019年7月,在X实验室成立的第二年,阿里开源人机对话模型ESIM。
这款模型通过给对话机器人装上实时搜索并提高“理解”人类的真实意图的雷达系统,使得人机对话更加便捷。
低智能的AI只能完成最基础的与人对话,且人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程序中设定过的内容,一旦超出这个范畴,机器就可能理解不了,阿里达摩院的最新研究,使得AI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除了上述成就外,达摩院在语义识别的研究、医学影像分析方面的研究及视觉对话方面的研究都有过重大的突破。
2019年7月,达摩院发布新一代的语音合成算法KAN-TTS,该算法将商用系统里的合成语音与原始语音的相似度提高到97%以上。
2019年9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含光800,AI专用芯片,其性能和能效比占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采用12nm工艺,集成170亿晶体管,使用软硬件协同的设计,让软件层面深度优化计算、存储密度,实现了大网络模型在一颗NPU上完成计数。
虽然达摩院在被外界提起时通常被称为“阿里达摩院”,但作为一个研发中心,阿里巴巴要求达摩院自负盈亏,能够做到这一点,达摩院不可谓不厉害。
2022年1月6日,在阿里副总裁王刚离职后,目前,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CTO程立已经兼任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此前该职位由王刚担任。
每代人为达摩院付出的努力,造就了达摩院的今天。
如今的达摩院,虽然还不能够称之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它在科技研发领域做出的尝试与贡献,足够使国内企业超脱出固有的桎梏,向前迈进一大步。
有人说,达摩院的创立,显示了马云的危机意识,他自知阿里巴巴在浮浮沉沉的行业大势中注定难逃时代的考验,当阿里帝国瓦解的那一天,就必须有其他足够值得留存的成绩能够拯救自己的口碑与水火。
达摩院就是这样的存在。
在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以前,中国本土的企业多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即便企业有能力配备研究中心,但大多仍旧专注于自身产品的更迭,在格局上并没有超脱一个企业的范畴。
这使得亚马逊、微软与谷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未来科技”的代名词,而达摩院的成立,则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使得它有可能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乃至于世界创新领域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