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嘉楠科技张楠赓:本土AI芯片崛起需一批“人才密集型”企业( 二 )


第二,在芯片研发的敏捷化上,嘉楠建立了从前端设计到后端物理实现的完整流程,公司内部推行模块化的研发策略。
第三,在产品落地的场景化上,嘉楠一直坚持场景牵引的芯片设计理念,我们认为,由于设备端的AI芯片距离用户体验最近,面临着最苛刻的市场挑战,因此更多是市场定律而不是摩尔定律在指引终端AI芯片的架构设计。
时代周报:2021年诸多行业面临更大危机,在“躺平”和“突围”之间做抉择时,用以支撑你的企业经营信念是什么?
张楠赓:“躺平”和“突围”只是姿态上的不同,关键的问题在于要考虑公司和行业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方向错了,突围可能变成被包围,方向对了,躺平未尝不是一种战略性的蓄势待发。
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经历了数轮市场供需关系的周期性转换,支撑我们挺过来的,除了产品和供求博弈的因素外,还有最初始的愿景驱动。嘉楠相信通过ASIC能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并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区块链设备还是AI终端设备,消费者市场对计算性能的要求是世界级的,这个目标一直是嘉楠取得不断突破的指引。
时代周报:2022年,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将有诸多新趋势、新信号出现,这其中,你最为关心的内容有哪些?你从中解读出怎样的意味?
张楠赓:高质量发展是一切的母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社会天翻地覆,依托人口红利和市场优势快速崛起,但同时也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社会公平等诸多问题。过去一切为商业效率开路,未来将是商业效率反哺社会。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在资源依赖的情况下我们靠人口红利,在核心技术依赖的情况下我们靠工程师红利,未来无可依靠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创新型人才是永远的红利。无论资源密集还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内卷都是最终的归宿,中国商业的未来在于一批人才密集型企业。
芯片设计行业,得益于近两年国家的政策指引和资本投入,行业的人才密度正在显著提升。这一批刚出校门的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市场锤炼就能变成独担大梁的行业专家。市场优势和全产业链建设,加上持续不断的新血注入,最终会使中国成为全球芯片设计的中心。
时代周报:2022年,你对你所在的行业持有怎样的趋势预判?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张楠赓:第一个趋势是芯片行业正在进入“分水岭”。如果说前五年造芯靠嘴,那么现在造芯更需要回归本心。2021年上半年国内AI芯片行业大额融资创新高,资本市场的热度仍然不减。但是也可以看到,涉及到的融资项目仅23个,这说明国内的AI芯片行业正在进入分水岭。随着AI芯片进入落地期,论文数量、芯片参数等纸面实力标准式微,拥有产业和流片量产经验的AI芯片公司会更受青睐。
第二个趋势是开源芯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回顾产业史可以发现,开源对于技术创新普及的作用巨大。正是得益于开源,人们才得以在移动互联时代看到了大量软件创新。在硬件方面,业界同样也期待一个处理器领域的“Linux”版本。
第三个趋势是推理计算和专用芯片的快速增长。我们看到在2021年,全球推理服务器的数量占比51%,超过了用于训练的服务器。从长期发展看,随着算法模型逐步趋于固化和成熟,终端应用的效果最终取决于芯片的计算效率。因此,针对某个或某一类场景定制的芯片的增长动能会十分强劲。
时代周报:基于你对宏观和中观的预判,2022年你的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或者说转型创新举措是什么?
张楠赓:嘉楠将继续坚持以芯片设计为主航道,“区块链+AI”双引擎驱动的核心战略。芯片研发上全面攻坚3nm工艺,进一步提升芯片的性能功耗比。业务经营上深化全球区块链市场布局和区块链设备运营业务,探索依托清洁能源的区块链计算设备研发与新业态。新兴业务上加速推进AI芯片的商业化,计划于2022年实现新一代AI芯片K230的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