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未来|冬奥火炬“飞扬”设计团队来自阿里巴巴 代号“花卷儿”( 二 )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 , 设计团队开始了一次次的创意碰撞与探索——不断被推翻 , 又不断重新出发 。
8月17日 , 团队向奥组委进行了第二次汇报 , 这次汇报 , 组委会专家团普遍反馈其中一款以飘带为主、去掉实体内芯的设计有较大的突破 。 既有“红旗漫卷”的形象语意 , 也有中国传统的“虚空”之意;同时环绕式的出火形式也别有新意 , 但问题在于飘带向上的形式比较规则 , 整体方案显得有些沉闷 。
于是 , 从8月18日开始 , 设计团队就开始重点针对飘带的形式进行深入设计发散 。 当时 , 团队针对飘带的旋转效果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探索 , 但用草图或者建模软件很难快速高效得呈现理想的旋转效果 。
舟山小伙、阿里巴巴设计师洪文明 , 用雕刻香蕉的方式模拟自然旋转 。
“在我看来 , 最有效的就是用雕塑的形式将想象的空间状态用实物表现出来 , 最后再将他们进行参数化还原 。 当时想着办公室有什么就用什么 , 正好桌上有一根香蕉 , 容易雕刻 , 又不容易散架 , 就变成了我理想的雕刻材料 。 ”洪文明在香蕉皮上迅速划出双螺旋的结构线 , 然后一刀刀地把“虚空”的部分削掉 , 很快就将实物曲面刻了出来 。
“香蕉模型”引来一片欢乐声 , 但也让团队快速理解了飘带旋转的节奏 , 以及飘带从顶部到底部过渡渐变的曲面细节要如何衔接的方式 。 而这也为最终的飞扬火炬提供了飘带旋转方式的原型 。
但这仅仅是飘带形式向前走了一步 , 8月20日的第三轮汇报和到8月27日的第四轮汇报 , 设计团队重新提交的方案都被再次推翻 , 从奥组委得到的反馈是依然没有摆脱过于规则的魔咒 。
一片落叶的视频 , 点燃设计师们的新灵感
8月29日 , 灵感枯竭、思维僵持之际 , 阿里巴巴火炬项目负责人饶杰再次来到组委会 , 向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请教 , 希望通过讨论找到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具象的参考 。
而一片枯叶 , 成为这场火炬设计“马拉松”的转机 。
林存真在同饶杰交流之际 , 意外发现桌上一片落叶的形态正是她想要表达的火炬飘带应该具有的自然灵动、飘逸向上的形态 。 于是 , 迅速拍下叶子的视频 , 给到了设计团队 。
“其实坦白说 , 最初整个火炬设计很快就掉到了形意的层面 。 ”李剑叶说 , 虽然整体设计概念明确了 “要向上的、旋转的” , 但是具体的呈现形态却总是偏工业化 , 还有些“过于规律” 。 直到这片叶子的出现 , 让团队有了一种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 。
8月30日晚上8点 , 奥组委专家组依然没有认可设计团队的第五轮设计方案 , 这让整个设计团队陷入了无尽的沉默 ,但转机也在那一刻出现 , 项目室墙上画满了基于那片叶子展开的草图 , 林存真被其中李剑叶所画的一张草图所吸引 , 她认为这就是团队值得尝试去深化的方案 。
于是 , 这张草图 , 成为了设计团队最后的机会 。
洪文明还记得 , 当时汇报完已经是晚上10点半 , 距离31日上午7点半汇报只剩9个小时 , 团队完全没有时间再进行建模渲染表达 , 李剑叶当机立断 , 让设计师直接上二维来模拟三维效果 。
“整个会议室只有画笔和鼠标的声音 , 寂静得可怕 。 ”洪文明说 , “大家都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 。 我当时心想 , 任务越难 , 心态越不能崩 。 ”
洪文明把正在耳机播放的郭德纲单口相声《封神演义》用蓝牙连上了天猫精灵 , 公放了出来 。 “几个经典好笑的包袱一抖出来 , 项目室也响起阵阵笑声 。 ”特别神奇的是 , 大家手里的活没停 , 气氛一下就很轻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