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看的干货这么多,真的有用吗?( 二 )
白盒思维相对于黑盒思维而言,你知道能力的原理、逻辑和流程,内部相对于而言是可见的,其实白盒思维是认知的一种。
黑盒和白盒,蕴含了一个潜在假设,不同领域的知识,是分层级的,也是可以抽象的。不同的领域研究对象是不同的,构建这些研究对象,往往依赖于其他领域,所以经常是层层叠加的。
比如现在人人都在用的5G技术,通信行业的人和互联网行业的人研究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通信行业的人如何让5G更快,更稳定,覆盖更广。
而互联网行业的人,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5G技术来提供现在无法提供的技术,也就是李彦宏在《智能交通》中提到的5G云代驾 。
这就是黑盒与白盒,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就是以黑盒形式享受前人的工作成果。
我们对于黑盒的理解是自上而下的,而对于白盒的理解是自下而上的,而这对标到我们从事的领域中,要求我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高中的物理,有很多公式,你在学习这些公式的时候,急于求成利用黑盒思维,确实可以解决书中给到的例题,但是碰到想对复杂的题目时就不知道如何使用哪些公式里,黑盒思维可以帮助解决眼下问题,但是白盒思维可以决定你走多远。
虽然白盒思维相对而言更有长远意义,但是白盒是非常耗费时间精力和思考,所以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或者感兴趣的领域需要多做白盒,理清原理,摸清思路,但是对于不是自己的领域,做一个有价值的黑盒更合适。
所以大家不要带着”滤镜“看待干货,一味觉得干货好,实则不然,干货也会使得我们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尽管是面对可落地的干货,也要学会运用白盒和黑盒的思维合理发挥其中真正价值。
文章插图
三、干货or认知你该提升哪个?当今社会的大多数干货,就好比流水线上工人的操作手册,这个螺丝拧6圈半,那个螺母转3圈,如果你抱着黑盒思维,不去思考为什么这个拧6圈半那个拧3圈,一旦你遇到一个新的螺丝,你也无法知道这个螺丝到底拧几圈。
当下大多人的人追求,都希望可以看到干货、可落地的实操,这没问题,但如果只想看到实操的干货,只运用了黑盒思维,那其实也无法把这样的干货内容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这个也就是高中数学老师说的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道理,照着答案写过程容易,照着题目写答案却很难。
每一个结论都有它的前提和假设,如果抛弃这些只看结论,那无异于是刻舟求剑。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结论可能都不重要了,自己操作实践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干货和认知,你该提升哪个,因人而异,以及因看问题的角度而异。
假如你需要干货,就需要辨别干货的“真伪”,以及避免自己掉入“看到即学到甚至能做到”的意识陷阱,更多的是运用黑盒和白盒思维,合理化地去选择。
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想要告诉大家,触手可及的干货实则不一定能像看上去那么有价值,一篇文章或是几篇文章,甚至几十篇的文章,从实质上来讲是别人咀嚼出的碎片信息拼凑在一起的,而真正有价值的,可能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而来,从而形成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每一次决策。
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段话,未来世界将不再需要单一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极强逻辑思考力和高感知力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人往往通过阅读建立足够强的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异于众人的思考和整合能力。
- 微信|iPhone 专属,自动给好友发送微信消息
- 2月有什么天象?快来围观
- 送到工地的团圆年饭,太暖了!
- 微信|微信着急了?三大运营商正式出手!
- JK少女:就把我偷走吧,浪漫的收藏家
- 天体|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未知天体
- 显卡|年度十大侮辱智商的产品,大家有没有买过呢
- 春节前这个灵魂拷问,还是来了
- 5G|120亿拆掉华为设备后,美国5G自食其果,任正非没说错!
- 春节期间天鹅湖将上演灯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