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400亿美金的芯片帝国胎死腹中,英伟达收购ARM为何招致全球围堵?( 二 )


还有媒体透露,在英伟达和ARM的协议中规定,如果收购未能成功,英伟达预付给ARM的20亿美元中将至少有12.5亿美元不会被退回,但英伟达会因此拿到一项架构授权。也就是说,即便交易最终失败,英伟达还是能够在不付授权费的情况下研发自己的CPU架构。事实上,对于英伟达而言,无论如何都能通过这笔交易让自己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
公司|400亿美金的芯片帝国胎死腹中,英伟达收购ARM为何招致全球围堵?
文章插图
但对于ARM和其现东家软银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当初软银之所以同意出售ARM,就是因为其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如果ARM拿不到英伟达的投资,从长期来看,其在数据中心市场与英特尔、RISC-V等对手的竞争中将很难占到优势。
或许让ARM寻求IPO是一种破解当前困局的好方法,毕竟芯片产业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仍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不过,也有分析师表示,如今的芯片市场正处在一个转折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地都在扩充芯片产能,并且集中在较为成熟的工艺上,这意味着芯片产业很可能在2023、2024乃至更长远的时间里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中,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行情并不乐观。
ARM的另一种自救方式则是找到其他规模更小的企业收购或投资它。高通就曾公开表示如果英伟达收购失败,自己将连同相关领域的公司一同加大对ARM的投资力度。不过,这种虚无缥缈的承诺很难对ARM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更现实的情况是,掏得起400亿美元的企业一旦尝试收购,恐怕也要面临和英伟达类似的监管问题;而那些不会带来不公平竞争的公司大多有没有吃下ARM的能力和动机。
可以看到,对于ARM来说,能被英伟达收购是最理想的,但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ARM或许也只能从收益更低的方案中选择一种了。
公司|400亿美金的芯片帝国胎死腹中,英伟达收购ARM为何招致全球围堵?
文章插图
英伟达和ARM在芯片行业都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导致这笔收购遭到了各方的围追堵截。从大局来看,这笔交易即便失败也不会对其他公司直接的合并与收购造成太大影响。不过,各国反垄断措施的加强以及监管的细致化已经展露无疑。
近些年来,高通针对恩智浦半导体、Visa针对Plaid、微软针对Nuance等收购案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其中前两笔收购已经宣告停止。
事实上,在全世界反垄断潮流不断高涨的当下,英伟达肯定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其勃勃野心被冗长审查流程所拖垮的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