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逼急的小红书在拿品牌开刀( 二 )


如前文提到的 , 小红书在这次虚假营销内容治理中 , 封禁涉嫌虚假营销品牌的方式是切断他们在公域流量的入口 , 具体表现为在平台搜索涉事品牌会显示“该品牌涉嫌虚假营销 , 相关内容不予展示”的提示 , 但被封禁品牌在商城的销售状态仍是正常 , 私人笔记中提到品牌也可正常显示 。
在此次内容治理中 , 小红书对利益各方作出的解释是 , 平台会拦截进行中的商单 , 已经完成发布的笔记按正常流程结算 , 接单尚未发布笔记的平台对博主赔付订单金额的50% , 对品牌退全款 , 博主未接单 , 对品牌退全款 。
可以看出小红书此次治理的决心 , 也可以看到对过往治理经验的反思 , 与其治标不治本的从下往上治理 , 不如从源头切断“代写代发”的需求 , “断粮”的逐利者当然不会“为爱发电” 。
电商后半场 , 内容成为香饽饽电商游戏来到后半场 , 流量红利消退 , 用户逐渐回归理性 , 获客成本不断攀升 , 电商企业对流量不再是盲目追求数量 , 开始在意质量、转化与留存等与用户粘性有关的因素 , 可以提高转化率和用户留存的内容 , 已然成为电商平台发展的大势所趋 。
位于电商第一梯队的淘宝 , 近年来一直尝试在内容方面发力 , 早先在内容方面推出“逛逛” , 今年4月21日又推出内容综合服务平台“淘宝光合” , 这已是淘宝继“有好货”“淘宝头条”之后 , 再次在内容方向的尝试 , 已经位于电商第一梯队的淘宝如此重视内容 , 内容与电商结合带来的高用户粘性与高转化率 , 注定了“内容电商”的到来 。
其实从本质上看 , 抖音在电商生意上的尝试形势直播也是内容的一种形式 。 短视频增加了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情感链接 , 站在电商平台的角度看 , 短视频内容就是提升用户粘性和转化率的利器 , 直播电商业务就是通过用户对主播的信任 , 促使交易完成 , 而用户的信任就建立在内容基础上 。
回到小红书来看 , 2020年11月30日 , 全球知名消费者洞察和策略咨询公司凯度(KANTAR)发布的对中国数字广告市场的研究报告中 , 小红书被评为中国市场广告价值最高的数字媒介平台 。 无疑 , 小红书的内容是具备商业价值的 , 小红书“种草平台”的调性既是它无可比拟的优势 , 也是困扰小红书发展电商业务的劣势 。
小红书与其他电商平台最大的区别是“种草” , 种草意味着向用户提供购买意见而不是向用户“卖货” , 对掺杂了利益关系的种草用户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 间接对用户的信任度造成影响 , 弱化商业利益关系 , 选择内容信任度的小红书 , 在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同时 , 此消彼长的是流量商业变现的能力 , 本质上是强内容和强商业的抉择 。
从小红书这次对虚假营销内容的肃清来看 , 内容平台依然是小红书坚守的属性 , 也正是“种草平台”的这个差异化的优势 , 使小红书的内容有了较高的公信力 , 虽然淘宝等电商平台商业化优势明显 , 但小红书依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 “内容”就是小红书的底牌 。 如果小红书贸然加快商业化进程 , 用户端对它“种草平台”的印象标签淡化 , 小红书将于其他“电商平台”没有差异 。
在内容已经成为电商后半场竞争重点趋势的当下 , 小红书仍要保持对商业化的克制 。
种草平台 , 如何吃饭小红书需要把流量变现 , 内容生产者需要恰饭 , 用户需要良好的使用体验 , 品牌需要卖货 , 但当下的小红书却只有内容 。
MIT斯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施马伦塞在《撮合者:多边平台的新经济》中探讨过成功的多边平台企业特征:具备平台集群效应 , 能够对双边伙伴、用户产生价值和吸引力 , 形成符合定位的平台分工能够有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 , 保证各方从中有利可图 。